青花瓷的历史
青花瓷的历史
中国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的巩县窑开始使用含钴的蓝釉来装饰陶瓷,但唐代青花瓷的生产还不成熟,随着巩县窑的衰落一度中断。
中国的青花瓷在唐宋时期开始萌芽。元代后期,由于国际上对青花瓷的大量需求和波斯青花料的精良,中国的青花瓷开始走向成熟,并大规模生产。
明代洪武时期,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加上青花原料的中断,青花瓷的生产一度衰落。
明代的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的黄金时代。郑和七下西洋带回了上好的苏麻和绿花。苏麻、绿花色彩丰富绚丽,雍烜瓷豪迈豪放的风格,使雍烜青花瓷受到历代的推崇,成为青花瓷的至尊。
正统、景泰、天顺三十年间,由于连年战乱、社会动荡、灾荒,景德镇瓷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呈灰黑色,瓷质变差,在明瓷史上称为“黑暗期”或“空白期”。
成化青花瓷也有部分使用苏料,瓷器多采用国产“平等青”,也称“碧唐青”,是一种含铁量较少的绿色料,产于江西乐平县。
平等青的发色为淡灰蓝色,清丽淡雅,衬以白润的胎釉和精细的纹饰,使成化青花成为明代中期青花艺术的代表。精致独特,为世人所珍藏,历朝历代都有模仿。
得益于平等青的雅谈,明中期的青花瓷长期保持了这种风格(直到郑德后期才有明显变化),明中期的成化、弘治、郑德是明代青花瓷的振兴时期。
从隆庆嘉靖到万历前期,所用青花材料为青花复壮料。青花瓷产量大,但工艺粗糙,瓷器质量下降。
万历后期到康熙初期,是国内市场和对外出口的繁荣时期。
清代康熙年间民间青花瓷的进一步发展,是由于浙江料和珍珠料的大量使用,中国的青花瓷在明末清初达到顶峰。
乾隆以后,中国青花瓷的生产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