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楼公园的历史变迁
明朝洪武31 (1398)年,名为“清泉矿”的地方被明政府占为己有,随后从文登县划出周边地区建立阿哈瓦。明朝永乐元年(1403),明朝驻军在阿哈瓦和卫城修筑防御墙。早期用砖块和石头砌成的墙并不十分坚固,80多年后才开始坍塌。
阿哈瓦的导演王锴很担心,但他无法修复它,因为他没有钱。明朝弘治二年(1489),海巡副使赵看到士兵被遗弃,深感忧虑,于是动用数百塔山香火钱重修。和威海人民非常感激,于是他们捐银建塔,以表扬赵在重建卫城方面的功绩。
该塔位于西城墙的最高点,西倚乃古山之峰,东临浩瀚大海,南有蜿蜒的山峰,北有巍峨的青山。该塔位于绿地内,因此得名环翠楼。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我们今天无法直观地看到早期环翠楼的面貌。据记载,那是一座做工精致的小楼。
“绘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八洞”。但通过照片仍可获得清末民初环翠楼的概貌:塔身稳坐于高土台上,屋顶呈碧雷塔状,屋脊上翘,屋檐上翘,南北两面封闭,但无八窗直达洞内。时间的磨砺,风尘的侵袭,让环翠楼不断受损。
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对环翠楼进行了修缮和重建。此时已无法发现环翠楼与刚建成时有多大的不同。可以肯定的是,重建后的环翠楼不再有当年的雄伟,反而增添了满满的历史苍凉感。环翠楼只是一座塔,不是公园。环翠楼公园的真实形成时间是1931年。
1930国民政府从外国殖民者手中收复阿哈瓦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一是拆除了东城门和北门,整修拓宽了市内路面,开通了直通市区的威信路和统一路。然后重修了环翠楼,楼下划了4.8公顷地建公园。重建的环翠楼顶层是一个两层的亭子,有64级台阶通往一楼的大堂。
楼上正厅是供奉赵、丁、邓世昌等先贤的。门柱上的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建造环翠楼的初衷:度假村喜欢强调光,来拾绿寻香,以认城市的沧桑;忠魂总要同仇敌忾,还我锦绣河山。1931 7月,环翠楼公园建成对外开放。
环翠楼公园的建成为威海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新的美丽。然而好景不长。这座由当时的政府行政公署精心打造的城市杰作,在1944+05438+2月的一夜之间被大火烧毁。肇事者是日本伪军。那天晚上,一队在乃谷山上沿城墙巡逻的日伪军因为受不了寒冷,躲进了环翠楼的顶楼取暖。
结果木地板着火了。这些日伪没有救火,而是逃跑了。结果,火被风推波助澜,很快木屋顶就被点燃了...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环翠楼已经完全被烧毁,只有12根矗立的水泥柱和随风飘散的烟雾告诉人们刚刚发生了什么。
扩展数据:
简介:
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中心,占地20万平方米。是威海市主要的园林景点。包括环翠园和环翠楼广场,环翠楼广场以园内古典建筑“环翠楼”命名。环翠楼建于1489,位于乃古山东麓,西临苍山,东临碧海,南北分别面对佛顶和古木岭两座山峰。
登楼可见“城东碧波浩渺,四周绿荫掩映,亦是山川胜,山川美”,故名“环翠”。现环翠楼于1977改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楼三层,层高16.8米。登上环翠楼,威海全景尽收眼底。在环翠楼看海上日出尤其受到游客的称赞,是威海八景之一。
风景名胜区英雄人物铜像:
威海环翠楼是一座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古建筑。甲午战争后,威海人民为了纪念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烈士,在环翠楼上将他们作为神来供奉。2008年8月20日《申报》记载,阿哈瓦有一座青楼,楼上中殿供奉着木主和丁、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画像。
1934年5月,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威海环翠楼悬挂邓世昌、丁牌位时,题写了一副对联:“争冰雪,以此教天下登上飞机,感触颇深,遥望中原,热血祭拜乡贤。1986 9月16日,威海市政府和人民在环翠楼公园前举行民族英雄邓世昌铜像揭幕仪式。
此铜像重3.5吨,底座为大理石,形似致远之弓,底座高10.2米。邓世昌身披斗篷,表情深沉,双手握着一把出鞘的长剑,十分威严。环翠楼公园广场开阔,绿草如茵,游人如织。从红领巾到白头翁,所有人都仰望着邓世昌高大的铜像留念。
百度百科-环翠楼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