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历史课本和试卷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同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历史教科书不再是“圣经”,但绝对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新的历史教科书给教师留下了发展和选择的空间,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科书呢?

第一,注意理解归纳理性历史的概念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理解理性历史的概念,必须把握四个要素:①概念的外延,即量的属性;概念的内涵,即定性属性;(3)概念的类属关系;④概念的界定。比如“民主革命”的概念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内涵是指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种属关系上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定义为: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是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同反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样的问题很多,比如专制主义、市场体制、政治结构、帝国主义等。,这应该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第二,追根溯源,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由于篇幅和知识排列顺序的限制,部分历史事件在现行教材中分析不充分。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都不是从国际背景来分析的,有些历史事件只是隐含在事件发生前的一些历史现象的表述中。教材分析不能渗透或者根本没有分析的原因,也必须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善于运用“为什么”,把学生带入探究学习的领域。

原因的分析可以基于具体的历史事件。首先确定是找根源和具体原因还是内外因。历史事件的根源和内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取决于与事件相关的根本矛盾。历史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外部原因是影响事件发生的客观因素,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找到。其次,分析与事件相关的历史内容。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本上只讲了过程和影响,为什么能产生?结合这之前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根本原因是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具体原因有:①政治上,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势力进一步被消灭;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掠夺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③在科技文化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的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思想上,启蒙运动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深刻而全面。

第三,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

历史现象复杂多变。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去分析粗与细、假与真,由表及里还历史本来面目,不要被表面现象和假象所迷惑。例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表面上似乎尊重中国的权益,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认清其本来面目,必须揭示每一项的本质:①不干涉任何条约或港口的任何既得利益,本质上是承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2)所有国家的货物,一律按中国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一种讨好英国的政策,因为当时英国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管理;(3)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国家不得对其他国家的船只和运费收取高于本国的费用,这实质上是美国企图凭借其在世界上领先的经济实力介入任何国家的势力范围,以占领中国市场,达到垄断中国的目的。因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完全是根据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利益制定的,根本没有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结果形成帝国主义联盟瓜分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加深。

第四,加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

我们的教材虽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但对大量史实的表述和评论只是反映了某一个观点,而且分散在不同的章节,缺乏系统完整的表述,很多问题让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复习课上,对相关史实进行归类总结,进而揭示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要把零散的、孤立的历史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增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现象。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因为教科书上没有这样的分析,所以学生往往会误解为外资输出到中国越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越发展。为了弄清两者的内在联系,纠正学生的误解,将两者同时放在一定的历史空间中进行比较,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挖掘思想教育素材,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教材中体现思想教育的材料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隐性的。要靠老师去挖掘,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时机实施。在确定一个历史事件作为思想教育的素材时,要注意以知识的准确理解为载体,以情感的培养为目标,以提高理解水平和辨别能力为二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比如在讲中国* * *产党历史上的“左”倾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错误的时候,就必然涉及到对中国* * *产党的认识。不能避免错误,还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

总之,历史教材的创造性运用是历史教师教学的魅力所在,既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有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把这个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