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木兰参军。木兰代表了哪个国家,和谁作战?
她是典型的能顶半边天的女人。她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爱国主义教育的标杆。
《木兰辞》讲述了边疆战火纷飞,国家被外敌入侵,朝廷动员适龄青年参军保家卫国,家家都要上前线的故事。
但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弟弟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于是木兰毅然代替父亲参军。她女扮男装,在部队服役十年,屡立战功。最后她放下外敌入侵,带着衣服回到了家乡。
那么,木兰为父从军时,去进攻的敌人是谁呢?
《木兰词》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它描述的故事应该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大概是五到六世纪。有人可能会说,木兰诗虽然诞生于南北朝,但描述的可能是更长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比如小说《李自成》生于现代,却写于几百年前的明末。
但《木兰词》原文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更具侵略性”,“可汗”是皇帝的意思,但汉族人不用这个词称呼皇帝,这是少数民族对其统治者的专称。
当时中国北方处于北魏的统治阶段,北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开国皇帝是拓跋珪。
鲜卑族拓跋族,曾居住在黑龙江、嫩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
东汉以前,北匈奴战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部落首领拓跋角粉的率领下,逐渐西迁,进入原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
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称帝。423年,拓跋思死,太子拓跋涛继位。
北魏广广元年(424年)八月,柔然可汗大谭(即牟汗葛生盖可汗)听闻北魏元帝拓跋珪(拓跋珪之子)死讯,率领六万骑兵进攻北魏,攻占了北魏故都乐圣。
柔然也是鲜卑部落的一个分支,曾经投降过北魏,双方源于同一个家族。在某种程度上,这实际上是一场内战。
后来趁着北魏向南发展,开始单干,与北魏分道扬镳,建立政权。他们效仿北魏,制定军律,摆好阵势,整顿军队,立单于王庭。经过几十年的扩张,他们在漠北地区迅速崛起,统治了37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柔强之后,自然向南扩张,几乎每年都要进攻北魏北部边境。北魏也不甘示弱,多次自卫反击。
拓跋涛(北魏第三帝拓跋珪之孙)13次出兵,在北方教训柔然政权,最终柔然在429年被大大削弱,从而消除了一个严重的后顾之忧。
429年(北魏二年)夏,拓跋焘乘柔然人到处放牧,兵力分散之际,率军分两路进入茫茫戈壁,苦苦追击柔然。柔然汗达尔坦被迫带领他的部队向西逃窜。
历史绵软,但“社稷散乱,谷中蛰伏,畜野无人看。”自此柔然元气大伤,不敢在边境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