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翔庙的历史演变

季翔寺的名字来源于佛经《维摩诘经》:“天竺多香国,佛名香”。善导大师被信徒视为信仰、愿望和行为的彻底执行者。除了在职业上矫正正业,还做了很多好事,“利己利他”;在自己身上,最终会达到“功德圆满”,被称为“阿弥陀佛的化身”;人就像许多香国的香,在无边的世界里流动,启迪、影响、引导众生渡过苦海。取名季翔寺,意思是把净土上师的好引导比作香佛。

季翔寺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该寺规模宏大,素有“骑马关山门”之称。据《龙禅师碑》记载:“神木曹玲,一年寒气中脱颖而出,夜黑中发光,霜中开花。是不是风高气爽,听说进入道教领域了,所以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菩萨才会是真处。寺内建有大坡(即宝塔),宝塔后退200级,达13级...对可怜的秃鹫岭来说,这是个繁忙的地方。各种庄严,是僧人们的珍宝。”大殿和露台华丽壮丽,就像佛经上说的天宫和释迦牟尼住在毗沙门天,清雅的房屋和树木给了寂寞的花园,景色美丽宜人。

季翔寺在唐代处于鼎盛时期,唐高宗李治到季翔寺拜佛,并赠送舍利子1000多块,以及数百面锦旗和鲜花以示支持。由于善导大师在长安信众众多,这里又有皇帝赐予的法器舍利,淮阴多次召集四方在寺内举行盛大祭祀,所以前来瞻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吴映洁泽天“梦寐以求金碧辉煌,喜出望外”事常清净,海国之名珍贵;或多次参拜阎良,佘和宫的秘密宝藏”,唐中宗和他的母亲多次参拜。

在“安史之乱”和“会昌禁佛”中,季翔寺遭到严重破坏。相传安史之乱时,郭子仪率军在安史之乱中与叛军作战,季翔寺满目疮痍,大量文物损毁丢失,是季翔寺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灾难。

到了宋代,净土宗开始盛行,季翔庙得以恢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季翔寺改名为“连凯寺”。后来,由于寺庙经济与国家财政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政府对佛教的政策再次发生变化,季翔寺在更名后不久又恢复了原名。

辽金元时期,在皇族和权贵信奉和支持佛教的大形势下,季翔寺在衰落的大趋势中有所放缓。

到了明代,季翔寺依然如故。嘉靖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明朝万历四十年(1618),“中伏吴敦山人”的《留宿季翔寺》诗,描写当时的季翔寺:“野寺荒地上,你攀径而走。禅房穿树梢,珍珠亭劈山边。久坐花落频,谈深鸟骄。待久了是顺从世界,他是孤独的。”

到了清代,季翔寺仍保持着明代的规模,并得到了修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对山岛塔进行了修缮,并在此时刻上了嵌在塔门上的“涅槃大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陈景甫在《季翔寺》一文中说:“直到清朝末年,寺内仍有许多石质和石质文物,有119件精雕细刻。”同治年间,季翔寺再次毁于大火。据说日本浪人趁机盗走了大量的石和石文物。为了保护文物,僧人将其中一部分掩埋,但这些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清朝以后,再也没有更壮观的场面,只有几座小宝塔,如大和殿、金刚殿、僧房、善导塔等。清末民初,季翔寺只有1名僧人,拥有80亩土地,但全部由周围村民耕种。那里只有3-5个僧人居住,80亩地,分别是季翔寺村和周家庄的村民种的。民国时期修道院的衰落是无法形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世僧人增加到8人。在土改中,季翔寺的八个和尚分到了28亩土地,过上了农禅并重的生活。到1963年,僧侣人数增加到19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个和尚死了,四个变成了世俗的,两个参加了建造工厂,九个被送到季翔寺村的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到1968时,已有12人返回寺庙居住。庙里的塔被闪电劈成两半,成了废墟。

1979年,为盘活季翔寺,人民政府拆除了长安县伍兹镇(今xi市长安区伍兹街道办事处)的展西楼,新建大乘大雄宝殿5座,面积180平方米,加固维修舍利供养塔,在寺周围开垦土地30余亩,全部修建长方形围墙,并在大雄宝殿后新建一座,面积65438平方米。

5月25日,1987,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访问季翔寺。他指出,佛教也应该对外开放,所以寺庙的布局和大殿的内部装饰应该更加注意满足接待外宾的需要。为此,季翔寺建了一个贵宾接待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季翔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