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德丰的历史

惠德丰是一家老式的英国独资洋行。由英国犹太人乔治·马登于1925在上海创立,经营海运仓储。1932年与加拿大托马斯德丰公司上海拖轮有限公司合并,组建德丰马登公司。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公司将总部和舰队迁至英国。但战后其创始人在国内毫无根基,转而大力发展航运事业,以备出现大变故时仓皇出逃,尽快撤出。虽然乔治在1959年退休,但发展航运以降低政治风险的政策一直被他的儿子约翰·麦登所采用,但结果是他的生意远远落在后面,最终易手。

约翰出生于1919年,12年前居住在上海,1940年获得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二战期间在皇家炮兵部队服役,1946年加入会德丰伦敦分公司。他回到香港后,大大加强了在香港的投资,通过收购进入房地产和零售百货业务。英国百货公司连卡佛也是1968的子公司。1971年,汇德丰通过发行新股(约占扩大后股本的30%)收购华商张玉良的子公司联邦地产有限公司,使集团拥有中环国际大厦和联邦大厦两座高档商业大厦。交易完成后,马登家族股权被稀释,张玉良成为大股东,但约翰·麦登仍为惠德丰董事长,1972。从65438到0970,汇德丰已经成为香港主要的地产商之一。然而,虽然惠德丰拥有200家子公司和许多业务,但其旗舰业务仍然是航运。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宣布封锁苏伊士运河,迫使欧亚海运航线延长,油轮需求大增。1972,汇德丰决定将旗下上市公司钢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为汇德丰海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发展航运。1974年与世界船王包玉刚联手组建公司,占股565438+。但同期石油危机爆发,苏伊士运河重开,惠德丰在1973年的经常性盈余达到180万港元,在1974年跌至6900万,次年又跌至2900万元。

至此,惠德丰董事长约翰。马登一直郁郁寡欢,安排怡和地产于6月5438+0976,6月5438+10月21提出收购汇德丰,引起市场轰动。如果合并成功,怡和将在实力上超越汇丰。1976汇丰银行重金投资的和记国际随即宣布介入10年10月26日的收购战,期间传闻多家英资、中资公司有意收购。最后,同年65438+2月,汇德丰、怡和、置地决定,如果10天内不能达成交易协议,将取消收购计划,收购大战在多家公司的竞争下终于难产。

但1976年,香港经济复苏,房地产市场再度繁荣,惠德丰的房地产业务得以拓展。1977与港灯合作发展北角富泽花园第一期,并在荃湾及新蒲岗兴建工业大厦,令集团资产价值大幅增加。尽管如此,当时惠德丰开发房地产的时候,还是宁愿把土地重新估价,作为资本划拨,然后和其他有实力的开发商合作,分利润。其中,1980,汇德丰旗下的联邦地产与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组成卓建投资有限公司,各持股50%;卓建先以6543.8+0亿买下汇德丰旗下的联邦大厦和国际大厦,先收到5亿现金。然后李嘉诚与卓健以22.35亿元出售这两栋楼,然后惠德丰套现654.38+065.438+0亿元,在扣除原本支付给惠德丰的5亿元后,李嘉诚也得到了654.38+0.1亿元。汇德丰对香港的未来缺乏信心,商业行为过于保守,最终使得其利润远远落后于长江实业、新鸿基等开发商。华商张竹山的后裔张玉良和犹太家族马登家族是汇德丰的两大股东。经过多年的争执,两家已经疏远了。因为对香港前景悲观,两人都打算退股。

2月1985日下午,汇德丰突然停牌,公告称新加坡富商邱德拔已从马登家族手中买入13.5%有投票权的股份。同时,他提出了a股6美元、b股0.6美元的全面收购建议(a股的面值是b股的5倍,但投票权相同)。张玉良认为自己被马登出卖了,于是将股权转让给包玉刚,并要求完全控制惠德丰,且不允许对手进行反收购。2月16日,包玉刚旗下九龙仓宣布以每股6.6元、b股0.66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汇德丰,并声称直接或间接持有汇德丰34%投票权的股份。2009年2月65438日,邱德拔将a股的收购价提高到7美元,b股提高到0.7美元。由于合资公司持有惠德丰6.8%的股权,2月25日,包玉刚宣布以每股11美元的价格收购合资公司,2月26日宣布将收购价格提高至a股7.5美元,b股0.75美元。05年3月65438日,包玉刚已经持有汇德丰50%的股权。同一天,邱德拔宣布接受包玉刚的收购提议。随着包玉刚拿下汇德丰及其七家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最多的财团之一。最后,包玉刚在同年6月将汇德丰私有化,通过部门内资产重组,龙凤国际成为部门内的控股公司。直到1993,龙凤国际更名为汇德丰,于6月24日165438+再次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但从2005年6月6日起,再次被排除在恒生指数成份股名单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