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刘若愚写了一部奇书。为什么乾隆下令将其销毁?
刘若愚写的书是《议事录》,里面记载了清朝不光彩的历史,所以乾隆把它销毁了。刘若愚原本出身于官宦之家,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富家子弟。他没有如愿继承家族遗产,选择入宫做太监。
好人居然选择做太监。很多人觉得刘若愚疯了。其实只有刘若愚知道,这只是因为一个梦。在刘若愚做过的一个梦里,有人告诉他,要想有所成就,就得当太监。刘若愚一觉醒来,觉得梦里在暗示着什么,于是拿刀自宫做了太监。入宫后,刘若愚苦心钻研医术,准备成仙。其实这并不是异想天开。在古代,人们一直追求长生不老的秘密,甚至君主也沉迷于此。刘若愚不在乎世俗的东西,所以他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成功。
但是,有才华的人不会看不到每个人。刘若愚因痴迷修仙而被嘉靖看重。刘若愚虽然想成仙,不想与魏忠贤为敌,却被魏忠贤盯上了。魏忠贤怕刘若愚抢了他的风头,于是陷害刘若愚,把刘若愚牵扯进大案,自然把刘若愚送进了监狱。
刘若愚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他把自己这些年在宫中的经历整理成一本书,里面记录了很多外人不知道的宫中内幕。甘龙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他对刘若愚的才华印象深刻,但又不想让满清的屈辱历史被世人所知,所以选择了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