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科书解读及实施建议2019

高中历史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如下:

《中外历史大纲》第一卷的主要特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揭示中国历史演变的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中外历史大纲第一卷》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选取基本的、重要的历史事实,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以及不断创新的自身发展道路。

如《中外历史大纲》第一卷第一单元的引言明确指出“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第四单元引言指出,“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更加巩固。

近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形成,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了新的发展”;第五单元的导言讨论了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九单元讨论中国近代史等等。

以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事和历史阐释。《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卷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机统一起来。

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律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海洋权益等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价值观。

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质融入了对史实的叙述。《中外历史大纲》第一册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历史证据、历史阐释、家国情怀等五种历史学科核心素质。在内容设计和编排上,力图使教材的正文叙述化,并设置辅助栏目。

活动课的设计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了有机的内在联系,既体现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了历史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详细的中国通史结构和正文加辅助栏目的形式呈现。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理解来看,《中外历史大纲第一卷》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体与概括有机结合,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可读性和适用性。

同时,具体内容既注重义务教育基础上的提高,又注重学生升学和兴趣的多样化需求。初中历史详细,高中历史简单;初中历史注重记忆,高中历史加强分析,这样历史教育才能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