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来历?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釉色有黄、绿、白、褐、蓝、黑,三色以黄、绿、白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由于唐三彩最早也是在洛阳出土最多的,因此也被称为“洛阳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在彩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烧制后形成浅黄、赭石黄、浅绿、墨绿、天蓝、棕红、茄紫等各种颜色,但多为黄、棕、绿。唐三彩的釉料有浓淡变化、互相渗透、滴有斑驳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展现出瑰丽的艺术魅力。
唐三彩的制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国画、雕塑和其他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以精制高岭土为坯体,含铜、铁、钴、锰、金等矿物质。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添加适量的炼铅渣和钳形灰作为添加剂。先将生坯入窑烧制,然后将陶瓷坯体上釉,再入窑烧制至800℃左右。由于铅釉流动性强,在烧制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动,各种釉相互渗透交融,形成自然斑驳的色彩,是我国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不仅釉色丰富瑰丽,而且在各种骆驼、马、人物的造型上,也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唐三彩久负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之一。
1928期间,陇海铁路修建到洛阳邙山时,大量唐三彩出土,被古董商运到北京,引起了国内外古董研究者的关注,也引起了古董商的重视。之后洛阳地区出土了唐三彩,数量和质量都很惊人。
唐三彩的流行和大量生产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当时的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陶瓷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另一个角度看,唐代三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唐代统治阶级生活的奢侈和奢侈。这种追求奢华、注重排场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等级制度上。到了唐代,自上而下形成了重葬之风。从皇室成员到文人阶层甚至普通百姓,都流行用唐三彩陪葬。
今天的唐代三彩大多出自这一时期,其烧制代表了唐代三彩的最高水平。8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安史之乱”的出现导致了唐朝政权的动摇,政治经济严重衰落,三彩唐朝的生产也进入了衰退期,法规制度和重葬之风一去不复返。唐三彩的烧成了强弩之末。随着唐政权的衰落,唐三彩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