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本质是什么?

中庸的精髓是忠、容、诚。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四书”之一。宋元以后,学校官员将其定为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中庸》是战国时期孔子的孙子子思写的。全书3568字***33章。其内容肯定了“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诚”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了“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中庸出自《礼记》,原是《礼记》49条中的第31条。《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称《小戴书》。它是由宣帝时代的戴胜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的儒家著作编纂而成的。

后世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流传了两千多年。它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位列四书第二,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色、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中庸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哲学,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庸》由西汉戴胜编撰,编入《礼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儒道融合的新趋势和佛道的流行,一些学者将儒家的“中庸”与道家的“无为”联系起来,为“节俭”建立基础,但影响有限。比如刘劭在人们的故事里把中庸宣扬成一种非常崇高的美德,把中庸列为最完美的“情”。据记载,当时随着佛教“格义”学说的流行,也出现了引用佛教的义来解释中庸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