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阳伏羲庙太昊陵祖庙
小城淮阳,因为祖先伏羲的善良而闻名遐迩。据说伏羲不仅是淮阳王,也葬在这里。他的陵墓和宫殿式的陵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千百年来,许多达官贵人和诗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或观光或朝圣。因此,淮阳也变得神秘起来。淮阳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淮平原腹地,古称宛丘,又名陈。传说中的“黄三”,即伏、、女娲、神农先后在此建都。6000多年来,Xi皇帝的后代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繁衍、劳动和战斗。他们在这里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文化,使这里成为辉煌的历史灯塔。伏羲在此“结网、改姓、征婚、画八卦、作琴瑟”;在这里,女娲“以土造人”,孕育了人类。淮阳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遗址万秋,位于朱庄东南角,距淮阳城东南四公里。1988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地方在许多历史书上都有记载。有人说这可能是伏羲部落的龙都。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200多座楚汉墓,出土了越王宝剑等数千件珍贵文物。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初步确定太昊伏羲传说是历史事实。
花花台:位于城池湖畔,西陵东南一里处。它占地约十英亩。四面环水,平台高出水面约两米。戏台前有一个白色的龟池,戏台挺拔,枝繁叶茂。每当明月几星时,湖水明亮金黄,仙鹤鸣叫,宛如仙境。它的意境就像伏羲画卦的故事一样静谧而神秘。
太昊伏羲陵:位于淮阳城北1.5km处的采河北岸,与万亩胡成湖遥相呼应。西陵长750米,总建筑面积875亩。分为内城、外城、故宫三部分。城墙高九英尺,上面有城垛。在墓地里,有许多大厅,亭台楼阁,纪念碑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整个建筑群,贯穿垂直南北的中轴线,雄伟壮观,自成格局。从南到北依次可以看到午门、戴宇桥、伏羲庙108道义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楼、田童堂、任贤堂、太师门、八卦台、陵园门、伏羲陵、蓍草园。如果十个建筑的门层层打开,从午门可以直视陵墓。此景静谧深远,如画,被称为“十门拍照”。墓园内,古柏古松,色彩斑斓的方砖古石,似乎都在暗示着这里悠久而非凡的历史。
独山大桥:独山大桥横跨在采河上,是一座简单的单拱石桥,长25m,高10m,宽11m。当地人叫它“脸桥”。意思是敬奉祖先的善男信女,来到这里就已经遇到了“祖先”。“过好桥”的说法,是让好人走;换句话说,无论谁走过独山桥,看到祠堂,都会弃恶扬善,心存善念。走下石桥,就是太昊陵的第一道门——武朝门。门上挂有三块匾额,分别是“太昊陵”、“午门”、“开天立竿”。此门三室三门,青砖绿瓦,雕梁画栋,红门金钉。中间门是九排九路,两边是七排九路。太昊伏羲是黄三的首领,也是百王之首,所以这座寺庙是根据皇家的规定建立的。在875米的中轴线上,从午门开始,陵墓前拍了十个门,九个进院。午门前筑有硬山式八字墙,左右立着的石狮威武雄壮,守护着先人。东门和西天门,同样的规定,建在五毛门东西20多米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午门前,九龙立于墙上,呼风唤雨,故都黄羲年年丰收。几千年后,照壁消失了。穿过午门,依次经过玉带桥、易道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二楼,这就是陵庙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建筑——田童殿。这座寺庙,又称“正殿”、“前殿”,是整个灵殿建筑群中最辉煌的一座。它的位置在中间,雄伟壮观,结构严谨,气势非凡。总面积390多平方米,高17米。五个房间宽,三个房间深。琉璃瓦屋顶,龙凤岭。屋脊装饰精美,中间有三座釉陶建筑,楼下有一个小龛。龛里的盒子上刻着“太昊伏羲堂”五个楷书大字。两侧雕塑动物扛葫芦,28夜骑勇士。寺正门挂有许多匾额,有“伏羲苍井,先造王业,画卦缚绳,理海之内”,“似天地”,“斯文鼻祖”,“一画开天”等。明代的檐柱对联是“中华文明第三祖,淮阳伏羲第一人”。庙里的对联是“生于天地之后,朱犹堪寻圣迹;立起皇极,白云常护灵墟。“发泄性质的机器是密封的,物品容易打开;山川之形胜于千年之灵。《人根始祖》《一个中国》《人伦之教》《一校万校》等牌匾,都是好评如潮。寺内有“张八神龛”,造型庄严。额上刻有“杜晚秋、结网、升祭、作历、画八卦、成亲、作琴、葬陈”等九个图案。壁龛里有伏羲太昊家族的圣像,头上有角,腰间有虎皮,肩上有树叶,手里拿着八卦,光着脚和腹部。庙前有一平台,高七层,可容纳数千人。平台两侧有东西回廊和二层钟鼓。离田童音乐厅30多米远的地方是任贤音乐厅。离任贤厅十几米的地方是太师门。太师门脚下,有一座古城传送门,上面建有高台,并建有寝殿。两厢有台阶和角门,可绕殿游弋,俗称“转象楼”。寝殿中的塑料伏羲像与田童殿中的伏羲像形状相似。殿内有一石碑,为明郑德八年所立,所以这座建筑也被称为“御碑亭”。故宫内转运楼后面是伏羲的陵墓。陵墓周围种植着松柏,陵墓上种着郁郁葱葱的白檀。陵墓高20余米,周长150余米,象征圆形之地。墓树前有一块巨大的青石墓碑,宽三尺,高五尺。笔迹不是没有就是难以辨认。据淮阳县志记载,此碑文原为“太昊伏羲家墓”。相传在宋神宗时期,陵墓寺庙重建完成,民众想请大文豪苏轼题字。然而,当他到达扶苏时,恰逢苏轼外出。苏轼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妹妹,苏小妹,历史上有记载。她刚来书房,看到这个,激动得用汗巾当代笔,挥舞着“太昊伏羲之墓”七个大字。西陵后面就是传说中的“蓍草园”,面积“方八十步”。据记载,蓍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一米,羽状叶脉,夏秋开小白花。全草可入药,含芳香油,可作为调味原料。据说这种草在全国只有三个地方生长。除了西陵,还有山东曲阜的孔庙和陕西的晋祠,以纪念周武王的第二个儿子虞书。蓍草一直被官方和民众视为“精神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