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栋·吴栋的遗憾

三国时期,东吴从公元222年孙权统治到公元280年国家灭亡,历时58年。镇江作为东吴的“第一都城”,历史上见证了它的成败。历史上,镇江是吴栋在江东创业的重要发祥地。孙权正是凭借这区区江东之地,反制曹魏,扩大疆域,从而形成了吴占江东,蜀占淅川,魏征服中原的局面,获得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地位。

回想起来,为了对抗曹操南下侵吴,孙权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远见。他认为靖江(今镇江)局势危殆,可以作为根基,可以依托长江天堑在江东创业,同时积蓄力量抗曹。公元195年,孙权决定选择镇江,在北固山南峰建城。它完成于公元208年,历时14年。城呈弧形,形如瓮,坚如铁,故名“铁瓮城”。这座拔地而起的“铁翁城”,依托的是北固山近海特殊的地形,如出洞之虎。因山为基,江边为镜,纵横环绕,顺势而为,巧妙而有气势。此外,雄伟的北固山突兀,犹如一条龙昂首挺胸,尾翘背拱,是吉祥之人的聚宝盆。北固山虽不高,却垂水陡壁,山川相竞;铁翁城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很危险。“郭玮卧京枕后,江水深前”,这是孙权掌管东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非常难得的地方。铁翁城建成后,孙权欣喜若狂,立即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从吴(今苏州)迁至京口(今镇江)。历史上,铁翁城被称为“三国第一城”,镇江作为“第一都”和“京口吴都”而载入史册。

孙权在江东创业,在京口建城,使镇江成为三国史诗中的历史舞台,留下的不仅仅是吴栋开创江东的功绩,还有吴栋历史人文的诸多遗迹。也就是说,在东吴从苏州迁至镇江的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镇江古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上演了孙刘联姻、龙凤呈祥的故事。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史书《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建安十四年,刘备在牧荆州,与吴汝京口成亲。"

镇江成就了孙权在江东的创举,东吴的霸业。为了更好地扩大吴栋的疆域,孙权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再次将吴栋的政治军事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并在京口建铁翁城后在秣陵建“石头城”。孙权为了使东吴越来越强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攻陷荆州,后在建安二十七年(公元222年)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至此,长江三峡以东大片地区归东吴所有,并于这一年(公元222年)孙权高歌猛进。八年后,公元229年,孙权上朝称帝,史称“吴栋大帝”。此时吴栋的疆域由小变大,不断扩张,直至拥有4州43县52.3万户23万大军,以及5000多艘用于水上作战的船艇。

历史证明,孙权为了巩固吴栋的根基而进行的战略选择和精心构筑,从固若金汤的镇江“铁翁城”到南京“石头城”,充分展现了他善于治国安邦的王者风范。孙权将都城从镇江“铁翁城”迁至南京“石头城”。在开了吴栋的第一个都城镇江之后,他还开了南京这个“大都会”,使南京成为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孙权迁都南京后,以为坐拥南京这座“龙虎石城”,就能让吴栋山河永固,代代相传。然而,孙权万万没想到,他的孙子孙皓继位后,却走向了反面。孙皓是臭名昭著的昏君暴君。他的倒行逆施在吴栋引起了天怒人怨,人民痛苦而愤怒。孙皓荒淫残暴,祸国殃民,使吴栋步入衰落的深渊。公元10年(公元276年),晋国大臣杨虎城上书晋国皇帝司马燕,分析此时的东吴已经危在旦夕,如果兵临城下,东吴必将与人疏远。在这个时候,伐吴是一个天赐良机。益州刺史王钧的奏折更是精辟:“孙皓荒淫凶悍,宜速攻。郝一死,立贤主,则强敌也。”司马燕采纳了朝臣的表现,于公元280年调集20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吴栋。不出所料,他一路征服,一次次胜利,就像秋风扫落叶。此时的东吴已经不是过去的东吴了。想当年,我从阳平出发,出富春,溯江而上,笼络荆襄;浔阳下令出兵,百舸西进,赤壁一战三分,魏征服中原,蜀占领淅川,吴占领江东。赤壁之战中的吴栋,曾经让曹操闻风丧胆;吴栋,在火烧营,曾经大败刘备,使得刘备大败白帝城;东吴也白衣渡江,突袭荆州,智取关羽,夺回荆州。吴栋曾经的历史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那是孙皓的愚蠢和无能。当金军到达建业城时,城内纷纷升起白旗。目前大敌孙皓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他双手反绑,带着棺材来到金军营,不战而降。辛辛苦苦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吴栋被一举摧毁,迎来了民族灭绝的灾难,画了一个不该画的句号。

从东吴崛起到灭亡的五十八年间,这段历史停留在三国、南京、镇江。历史的阴云已经散去,吴栋在镇江留下的遗址遗迹,如铁翁城、坎罗吉、西津渡、北固山、徐翔楼、走马涧河、祭江亭等等,无不记录着吴栋的历史篇章和千古佳话。古往今来,在镇江民间和几代镇江人中间,广为流传着许多关于吴栋的文化故事和历史传说,因为镇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三国名城。虽然历史早已翻过新的一页,但曾经的吴国都城镇江,被誉为“三国东吴第一城”,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