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传播史上的几个问题

1.浅析德国法西斯专制主义新闻政策

1.建立人民教育宣传部,集中控制报纸、杂志、广播和电影;

2.颁布《报纸编辑法》,排斥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把新闻宣传作为战争的第四战线。

3.沃尔夫通讯社将被国有化,变成德国通讯社,直接控制主要新闻来源。

4.私营电台全部收归国有,大力发展广播,宣传人民对法西斯的忠诚和对外宣传。

5.关闭社民党和* * *的所有报刊,禁止一切公开反对。

6.两家犹太报纸被暴力查封,只保留了雅利安血统的霍赫堡报业集团,并迅速扩张,成为唯一忠于纳粹党的民间报业集团。最多的时候,报业集团有1600份报纸。

7.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成为主要报纸,政府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报纸《进攻报》也是如此。

2.试论苏俄新闻体系的形成和演变。

1.列宁早期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多种报刊并存

十月革命后的第九天,列宁起草了一份关于新闻自由的决议草案。这份文件指出:“工农政府认为,新闻自由就是把报刊从资本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把造纸厂和印刷厂变成国家财产,让每一个有一定数量(如一万人)的公民团体,都同样享有使用相当数量的纸张和相当数量的印刷劳动的权利。"

2.列宁没有商品交换的军事共产主义实验,非布尔什维克报刊的抵制和消灭

列宁在1918年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开始设想取消商品交换的实验。当时他把社会的灵感寄托在党和苏联的报刊上。他取消了报刊订阅制。这个想法很快以军事共产主义的形式实现了。

3.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列宁的新闻政策

平叛基本胜利后,苏俄经济状况濒临崩溃。事实证明,共产主义取消商品交换的实验是失败的。列宁及时调整政策,从1921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发展生产。在文化出版方面,恢复经济核算制,停止报刊发行制,恢复征订制。

4.斯大林主义新闻制度的建立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基层面向党、苏、军、青、妇、乡、文化界的报纸体系。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由各级党委直接领导。斯大林对报纸工作的直接干预也时有发生。

3.简述加拿大和美国的文化冲突。

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文化冲突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政治上,加拿大一方面作为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不可能完全阻止美国节目的进口;另一方面,希望保持独特的加拿大民族特色。经济上,加拿大一方面希望容纳给加拿大带来利润的美国项目;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准备接受美国节目对加拿大节目制作业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文化上,加拿大政府一方面寻求改变公众片面认为美加之间没有边界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安抚精英阶层煽动与美国划清界限的极端态度。

4.简述各种语言给印度报刊带来的问题。

印度有多种语言。在报刊的统计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使用18种主要地方语言对报刊进行分类。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语成为全国流通的唯一语言,但懂英语的大多是精英和知识分子,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10。

各种语言造成的交流障碍确实影响了整个印度新闻业的发展速度,存在各种语言的翻译、电信传输所花费的时间等诸多问题。

能在整个印度社会流通的报纸只有英文,但即使是全国性的英文报纸也分布在十几个大城市,平均到每个城市的发行量也是有限的。

5.讨论刘少奇在1956中关于新闻的论述。

1.批判机械地、全面地研究苏联。刘少奇:“向塔斯社学习,同时向资产阶级通讯社学习。马克思说我们应该接受资产阶级工厂和资产阶级政治经验”。他注意到资产阶级记者的工作经验,提出“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的报道技巧”。

2.主张新闻在表明立场的前提下,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刘少奇说,“美联社和路透社等外国新闻机构的内容也应该有选择地发表。有些报纸和其他国际新闻只说我们好,骂我们或者说美国一句好的话被删了,这是不好的。”“为什么资产阶级敢把他们骂的话登在报纸上,而我们的报纸不敢刊登别人骂我们的话?这是我们的弱点,不是我们的优势。”“新华社要想成为世界通讯社,它的新闻必须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同时必须有立场。”

3.请媒体为观众服务。刘少奇说,“你想好好研究一下报纸的需求吗?适合报纸,自然最后是适合读者需求。你应该调查报纸的读者,研究报纸的读者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广播永远是大政治话题,听着没意思。广播应该与人民建立联系,但不应该总是局限于政治。人们关心很多事情,想听到很多事情。总之,我们应该在许多方面同人民建立密切的联系。

4.想象一下党和国家的媒体向社交媒体的转变。对于新华社是否以国家通讯社的名义出现,刘少奇发表了个人看法。他说,“新华社还是国家通讯社好,还是老百姓好。在我看来,作为老百姓还不如不做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干部不是国家干部,不受行政级别限制。记者的工资也可以比毛主席高。新华社的评论不代表国家,新华社不应该像塔斯社那样指责政府。"

5.让记者出名,形成个人风格。刘少奇设想记者“不受行政级别的限制,工资可以比毛主席高”。“记者应该出名,并对他们的报道负责。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他们也应该检讨。”“记者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些人喜欢记者的报道,只要是他的报道就愿意看。签稿是记者的荣誉,也是压力。”

6.简述日本大众媒体的团队标志。

同为市场经济下的媒体,日本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明显的单一家族媒体集团,这与这个国家的以下四个方面有关:

1.团队观念第一,家庭观念第二的传统。

2.大众传播的受众与媒体的关系,作为特定的人,一旦与媒体建立了联系,往往会表现出长期的认同感。独特的报社结构巩固了这种特殊的联系。

3.日本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越来越高,单一民族、语言统一,在稳定富裕的生活条件下,信息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

4.较大的媒体往往与政府有着各种传统的非正式接触(其中精神接触似乎更为重要),既承担着社会认可的监督责任,又受到权利组织的控制和保护。

5.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虽然与政府有一定的专业监督关系,但并不像西方国家的媒体那样,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出明显的对立,“合作”似乎更多。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形成了以大报为核心的股份制媒体集团,媒体受众群体普遍相当庞大,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稳定的单一报纸发行量,广播电视受众相对集中。在传媒集团内部,主要领导虽然权力很大,但也要对公司的声誉负责。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广电行业的形成与报纸的历史关系,即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前者的创始人和合作者(指民间),所以两个媒体形成松散的串联关系。虽然这两种媒体之间存在竞争,但这种关系经常被调整,以使竞争的结果总是被双方或各方适当地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日本的一些杂志和出版社形成一个体系,有些是以大报为核心的媒体集团。

7.本文以英国、法国和美国为例,探讨了西方新闻自由(发展)思想的形成。

在西方,印刷术这种原始的大众传播手段的出现,成为推动民主建设的原始动力之一。当时,书籍作为新知识、新思想,承担了批判传统社会的功能。文艺复兴、英国革命、法国启蒙运动都是如此。虽然全世界的统治者和官方教会都想尽办法控制言论。而西方社会的特点是多元主义,各民族和国家并存,相互密切联系和影响,各国发展不平衡,政教分离,教会内部分裂,思想家学者勇于追求真理,这些都使得意识形态控制难以奏效。

同样,那些为民主理想奋斗过的政治思想家也意识到,言论自由是民主制度的基石。1644年,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了自治原则。两位英国作家以笔名“卡托”为后来被称为“信息和言论自由流动”的东西写了一系列辩护,声称政府自由和新闻自由是共存的。米尔顿和卡托影响了美国人将言论自由写入宪法。

1791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明确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的法律。”这一规定成为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

受弥尔顿影响,法国大革命领袖米拉波在三级会议上呼吁:“让你的法律的第一条永远献给新闻自由,并使之神圣。在所有的自由中,它是最不可侵犯和不受限制的。如果我们失去了它,其他自由将永远得不到保障。”

美国民主之父杰斐逊也为言论和新闻自由做出了最有力的贡献:“如果让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一份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段引文不断被美国新闻界作为标准范文复制。

美国社会和整个西方社会。现代民主制度建立后,新闻自由在法律上得到普遍的抽象承认。

8.论中国对西方新闻文化的反思与追随。

西方的新闻文化并没有刺激新闻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而是刺激了中国的政党报纸(主要是讲话类报纸,不是新闻纸)以及后来的思想类报纸和科学知识类报纸的兴起。由于中国报业发展与西方的历史错位,西方从政党报纸时期转向商业报纸时期。中国在受到西方现代新闻文化的影响后,首先要经历政党报纸的发展期。

西方国家的新闻学是在从政党报纸时期过渡到报纸时期之后形成的,从而获得了学术新闻学现成的环境条件。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时,中国的报刊正好处于政党报刊兴起之时,于是西方新形成的新闻学学术概念在中国变形,成为政党获得政治宣传自由的合法思想武器。新闻观念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所以一旦获得了政权,这些意识形态武器就会被入库,自己不再使用,当然也会时刻警惕别人使用。因此,政治新闻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首先,早期中国文人对西方报刊持赞赏态度。

两个。古代形式的《北京日报》积极向现代官报转型。

3.西方新闻影响中国官员的法律意识。

4.维新派开创了中国政党报刊的历史。

5.西方新闻理念在中国的经验:政党新闻优先于学术新闻。

中国文人在接受西方新闻观念时,正处于建立政党的时期。梁启超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纸有益于国家大事》一文,标志着中国“政党新闻”的开始。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1918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学术新闻学的诞生。

五四以后,救亡压倒启蒙,中国新闻事业走向狭隘。后来中国的执政党基本继承了梁启超的思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