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固若金汤的堡垒?

钓鱼岛要塞

公元1259年,蒙古可汗和蒙古人率领65438+10万大军进入夏川四路。为了达到西征吴国的目的,先取长江上游,再让海军顺流而下,配合陆路平定江南。然而,他重新统一中国的渴望却意外地停在了嘉陵江边一个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的钓鱼城脚下。身中枪伤而死的孟戈留下“此城若破,必斩之。”遗嘱。孟戈死后,为了争夺皇位,各路蒙古军队纷纷回归草原。这使得南宋的历史又延续了20年,也结束了蒙古西征的高潮。

钓鱼城之战

公元1259年,蒙古自称数十万大军,围攻钓鱼城,但仍无法攻克。连蒙古可汗都在战争中被杀于城下,卫戍司令王建将军被称为男儿有英雄。后来南宋灭亡后,大势已去。忽必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卫戍司令王力弃城投降。时间是公元1279年。弃城后无人求饶,32 (36)名守城将军全部拔剑自尽,可谓忠义永生。从1235开始到1279结束,中国和四川的抗日战争居然持续了40多年!

建设背景

钓鱼山自古以来就是官民宴饮之地,是“合川八景”之一——“烟雨中的鱼城”。

南宋嘉熙四年(1240),四川副使彭大牙奉命在甘润渔山上筑城,作为河州军民躲避蒙古兵的场所。

淳祐三年(1243),兵部侍郎、四川地方使、重庆巡抚、四川总经理调至夔禄,使于杰采纳贤士冉进、播州(今贵州遵义)冉普兄弟的建议,派他们重建钓鱼城,移至州、赵石县、兴源掌管。“钓鱼城”的名字开始传遍世界。

宝祐二年(1254)七月,河州王建所属的(今合川)、铜梁、巴川(今铜梁)、汉初(今四川武胜)、赤水(今合川)等地军民十七万人,对钓鱼城进行大修,进一步完善城市。

宝祐六年(1258),蒙古可汗入侵欧、亚、非、西四十余国,兵分三路伐宋。孟戈率领的军队侵入渝川地区,于次年二月到达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西征,却在钓鱼城主将王建和副主将张珏的顽强抵抗下,无法过线。七月,孟戈在城南城顶坡被炮火击伤,后死于北碚温泉寺。南宋时,朝廷颁“义为蜀国之冠”。蒙哥之死促使蒙古汗国全面从欧亚战场撤军。

丁敬四年(1263),时任河州的张珏第四次建城。

从公元1243年到公元1279年,渔镇保卫战历时36年多,历经200余次战役,书写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因此,钓鱼城被欧洲人誉为“东方的麦加城”和“上帝弯鞭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