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 11’,东至135 05’,南至43° 26’,北至53° 33’,东西跨度65438。
黑龙江在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隔河相望,西部是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是吉林省。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松陵两区)。边境线长2981.26km,是亚太地区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黑龙江省的地貌特点是“五山一水一草三田”。地势总体上西北、北方、东南高,东北、西南低。主要由山脉、台地、平原和水面组成。西北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北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东南为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万达岭。
扩展数据
黑龙江的历史沿革;
黑龙江作为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始于清朝,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先民,如东湖(山戎)、齐欢、苏申(沈曦),与中原各民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1683 65438+2月,清廷为抵御沙俄入侵,在黑龙江左岸的爱辉老城设置镇守黑龙江等地的地方将领,划出宁古塔将军管辖的西北地区,归黑龙江将军管辖,形成盛京、宁古塔、黑龙江并存,“自然东北三分,吉江并列。”这是黑龙江成为军政区并以黑龙江命名的开始。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黑龙江逐渐解禁,抛荒开荒,人口越来越多,民政越来越复杂,于是增加了府、署、州、县建制。1907年4月(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清廷废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省、市(地)、县三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黑龙江省仍分为松江省和黑龙江省,所辖市(州)、县(旗)不变。
1954年8月,松江省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组成新的黑龙江省。省会由齐齐哈尔市迁至哈尔滨市,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地理与地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