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有哪些自然文化遗产?

地方文学艺术

六安地方文艺历史悠久,内涵深刻,门类齐全,艺术风格多样。

戏剧:六安的主要剧种是庐剧,皖西的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商辂”。其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声唱法,接近民谣的韵味。1953在专区成立了“六安地方戏曲实验剧团”(后更名为鲁西鲁班)。随后,庐剧艺术之花在皖西绽放。大型话剧《妈妈》和《程红梅》在京成功上演。

民歌:六安民歌以山歌、茶歌、花灯歌、秧歌、劳动歌为主,也流行许多轻松愉快的民间曲调。革命战争年代,六安人民创作了《红军到金寨》等大量红军歌曲和革命民歌。在传统民歌基础上创作的《月亮走了,我走了》等歌曲风靡全国。

舞蹈:六安民间舞蹈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服饰鲜艳,舞姿优美。民间舞蹈《十个小扇子》、《李坤窝》入选1957年初在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展演,并作为民族文化瑰宝被拍摄成专题资料片。寿县肘亭、抬亭历史悠久,是古代社火活动的一种舞蹈形式。大人用铁架、铁器或抬阁楼、亭子,捧着小演员,表演不同戏剧人物或民间故事人物的造型,惊险有趣。

曲艺:六安民间曲艺独具特色,有“锣鼓”、“四弦书”、“花鼓”、“锣鼓”、“寿州锣鼓”等。锣鼓书是六安特有的。早期只有一锣一鼓伴奏。后来逐渐加入了民族管弦乐乐器。传统剧目包括休丁香和杜十娘。寿州锣鼓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既有南方特别是江浙一带锣鼓的轻松柔和,又有北方中原“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

剪纸:六安民间剪纸的特点是线条圆润流畅舒展,艺术夸张得体,人物丰满逼真。新剪纸融合了传统艺术技法中的刀雕、手撕等新技法,创作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艺术品清新别致,版式奇特,尤其是手撕纸令人惊艳。其具有地方特色的翁墩剪纸入围2010上海世博会。

元宵节:六安民间灯会很受欢迎。每逢春节、元宵节或重大节日,人们都有制作灯笼、唱灯笼歌的习俗。元宵节,家家户户挂红灯,鞭炮齐鸣,好不热闹。“折子歌、彩花、灯谜、驴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民俗文化六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皖西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从这里,皋陶文化的文明之光传播到中国和世界。生长在江汉、植根于江淮的楚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它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安徽汉族文化的集中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教、农家乐和儒学研究和教育的活跃地区。南宋发明的“火枪”是管状武器的始祖。明末,于、于本恒的《元亨疗马》被后人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革命岁月如火如荼,红军文化热烈、活泼、独特。皖西的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民歌、民间舞蹈、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戏剧,反映了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皋陶文化皋陶生于公元前21世纪,黄帝之子少昊之后,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于霞管理政治、治水、发展生产,为统一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尧、舜、禹齐名的,被孔子誉为“古代四圣”。禹根据的品德和功绩,任命他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政治权力。但是在继承王位之前就去世了,于是禹把英国和封给了他的后代。从于“封为英、刘”到楚穆灭刘,后裔在刘立国约15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家之一。唐玄宗以李始祖为荣,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谥号“德明皇帝”。

古老的圣皋陶

皋陶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弘扬“五教”,即“父义、母慈、兄谊、兄共(敬)、子孝”。设“五礼”,即“吉、猛、客、军、荣”。祥礼是礼礼,凶礼是丧礼。客礼是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进行雇佣和享受的仪式。军礼是组织宗族、约束民众成军的仪式,礼是“吃喝男女”的仪式。创造“五刑”,即“一兵、一斧、一锯、一钻、一鞭。”一个军人,就是讨伐外侮,内部叛乱;斧锤是军队中的一种惩罚,是军法;刀锯是死刑和重刑刑;打钻是轻体罚;鞭打是对轻罪的轻微惩罚。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融入“五刑”,无疑是中国刑法的一大进步和开端。树立“九德”,即“阔而栗,柔而立,愿而敬,乱而敬,扰而刚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正”。皋陶制定的“九德”包含了人性、气质、品德、才能等诸多方面,是中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考察和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即处于部落联盟核心的同族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的后盾是无法维持的,所以亲“九族”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重要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处于文明时代的开端。皋陶为联盟制度和文化的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有许多部落,被称为“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他所倡导和实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加强部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法兽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皋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高涛墓和皋陶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涛墓,位于六安城东,顶部有一棵栗树,形似伞,前面有一块石碑,是清代皖使吴坤所撰的高涛古墓。唐代诗人皮日休,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都曾为高涛墓题诗撰文。皋陶庙位于陵墓以北35米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重建。为了进一步弘扬皋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中国皋陶文化园正在建设中。

寿春楚文化中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辉煌灿烂,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楚文化是古代中原文化与楚人(今江汉地区)地域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其基本要素有:青铜冶铸技术、纺织刺绣技术、老庄哲学、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艺术、音乐舞蹈等。

寿春楚文化是怀一文化和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古代文化。其鼎盛时期为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此时的寿春是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也是楚王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这一时期,楚王室经历了国家局势的衰落和“逃避现实”的动荡过程,贵族随迁所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昂贵和精致,最终形成了积累。从目前的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代表性文物有楚大定、鄂群齐晋节、应城等。楚文化以底蕴深厚、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著称,影响了后世。

六安文化六安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点,是皖汉文化的集中地。西汉六安国体现了西汉诸侯国的形态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完善的水平。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文物及墓葬形制规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西汉历史及古代墓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六安墓位于晋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双墩村因南北方向并排立着两个凸出地面的“土堆”而得名。2006年初,为配合合武高铁建设,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委托进行例行考古勘探,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两座并列的西汉墓葬。

这座汉墓虽然发掘于唐代,但墓周围仍清理出大量遗物。《黄肠铭》皇家墓制结构完善精美,部分漆木器、玉器、金银箔、玛瑙、22件青铜器、300余件木俑、木车、木马等。出土至今仍让我们感受到2000多年前汉朝的辉煌与荣耀,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对工艺美术、中国西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双墩一号汉墓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也揭开了汉代六安王陵的神秘面纱。

《史记》、《汉书》记载,元寿二年(公元前121),汉武帝建立六安国,封胶东阿康王刘基的幼子刘清为六安王,意为“六安,永不谋反”,故名六安。他的继任者刘庆和镇守六安。此后130多年,国家和平安宁。但历史记载中的六安是什么样子,墓葬和都城在哪里,一直是个谜。目前,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部分文物上有六安国或六安王的相关字样。考古人员根据遗址、法规、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初步认定墓主人为第一代六安王刘清。

双墩地区有大大小小20多个桥墩,是西汉六安王修建的王陵区。它们与东方古城遥相呼应,东方古城位于开发区北面,也就是六安的王都所在地。据专家初步勘探,六安双墩一号、二号汉墓周围有三对连体双墩,规模巨大,左右并列。可以大致判断它们是其他三位国王和王后的墓。这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西汉时期王侯皇家墓葬,核心面积约5平方公里。六安王陵所蕴含的文物和信息,是我国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红军文化皖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兵朱云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团”,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特科,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长夏节起义、柳火起义相继爆发,诞生了红十一军第三十二、三十三师,建立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是红军发源地之一,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许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昼夜的苏家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胜利。抗战初期,六安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会,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都设在这里。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在董曾经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六安成立。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跃进千里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六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英雄。仅在幸存的解放军指战员中,就有108名优秀的开国将军,还有金寨(59名)和裕安(32名)两个将军县,以及“一镇17名将军”的独山镇。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生动展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传了广大红军官兵和苏区人民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歌谣、戏剧和绘画。皖西苏区文化史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涵盖了皖西苏区军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旧社会的辛酸、反国民党的歌谣、送郎为红军、党是我父母、红军都是英雄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这个中心任务新编的。表演形式活泼多样,都是时装剧,设备简单,或话剧,或地方戏,或现场报剧,或载歌载舞。皖西苏区绘画多见于画报、报纸插图、大幅海报、漫画、壁画、小“木”字招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