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生活是怎样的?
1765438+200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籍法国。他是被法国天主教迫害后逃到瑞士的新教徒的原始后裔。卢梭出生后几天,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从六岁开始,他和父亲就痴迷于阅读希腊罗马的名人传记,充满自由稚嫩的家庭氛围,培养了他热爱自由和谐的思想和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高傲性格。
从14岁开始,他被迫外出流浪,开始了学徒生涯。他被主人羞辱,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看到动物中的强者欺负弱者,我也想到了自己。我气得用石头去追他们中间的“暴君”。
不堪忍受折磨和屈辱,16岁时逃离日内瓦,开始了衣食无着的流浪生活。他曾像乞丐一样被送进宗教收容所,被迫放弃加尔文主义,成为天主教徒,这是他一生的遗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德·瓦兰斯夫人收留了。他跑了好几次,流浪做过店员、打杂,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他观察到了社会中的各种不平等,形成了他对社会不平等的巨大怨恨。不愿做奴隶的他回到了瓦兰斯夫人身边。
1732之后,生活相对稳定。他自学了哲学、历史、地理、天文、物理、化学和音乐,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加强了文化教育。他喜欢阅读伏尔泰的哲学书信。他说,“它激起了我极大的学习兴趣。从那以后,这种新萌发的热情在我心中点燃的火焰就再也没有熄灭过。”
1741年,29岁的他带着新的乐谱(也就是现在通用的乐谱)去了巴黎,并没有引起法兰西学院的注意。他不得不靠抄写乐谱、教音乐或给你妻子当秘书来谋生。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年轻的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并为狄德罗编辑的百科全书写了音乐条目。
1749年,卢梭看到第戎学院发布的征文启事(征文题目是《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否有助于改善习俗?),在狄德罗的鼓励下,他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散文,文章的选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立即传遍了整个法国。从此,卢梭作为一名作家,跻身于法国思想界。这篇文章指出人类道德的败坏是由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他认为“人天生是善良和快乐的,但文明却腐化了他,摧毁了他最初的快乐。”他厌恶现代文明,向往自己想象的接近原始人类的“自然状态”。他把当代文明(封建文化)比作“束缚人的枷锁上的花环,只能压抑与生俱来的自由感情,喜欢奴役。”
他还指出,“我们越朝着科学和艺术发展的方向前进,我们的灵魂就越腐败”,“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光芒出现在地平线上,美德很快就会视而不见。”他断然否定科学和艺术,卢梭的结论是错误的,但这种提法是针对贵族阶级的腐朽文化和压迫者的文化,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坚决否定。
此后,卢梭写了一系列作品,反复将人类生活的朴素自然状态与被现代文明腐化的现代人相比较,强调人类文明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灾难的观点。
1755,第戎学院再次征文,题目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人类的不平等是否被自然法则所允许》。卢梭申请的是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篇作文虽然没有获奖,但是引起了比第一篇更强烈的反响。他辩证地论证了人类的不平等源于私人观念和私有制的产生。他说:“第一个围起一块地的人说‘这是我的’,找了一个相对单纯的人,他相信这是他的。这个人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创始人。”他还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他称赞原始社会是人类的黄金时代,比较了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差异,认为从平等到不平等的变化是人为的,“恶来自于人自身”,并描述了这种人为的退化过程。他尖锐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暴政,也提出了以暴制暴的思想。
这两篇文章展示了卢梭令人震惊的反叛思想,震惊了欧洲,奠定了他在欧洲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
卢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他鄙视与贵族为伍,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宫廷演出了他的音乐剧《乡村占卜者》,国王决定亲自给他年金。卢梭拒绝接受,宁愿以抄写乐谱为生。他讨厌巴黎的繁华和贵族的阿谀奉承,渴望“回归自然”。从1756,他隐居在巴黎郊区的蒙莫朗西森林附近,直到1762。他在给马歇尔的信(1762)中说:“没有什么能压制那种不羁的自由精神。与它相比,名利对我来说只是浮云。”这一时期,他的创造力最为旺盛。出版了《给兰伯特的戏剧书》(1758)、《给洛伊斯的新欢》(1761)、《社会契约》(1762)、《埃米尔之年》(1762)。
卢梭的政治巨著《论社会契约论》用社会契约论解决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作者强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可剥夺。主张国家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契约为支柱,以民主和国家的形式实行直接的人民政权,行政权属于全体人民代表大会。法律也是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而制定的,人民是拥有一切立法权的最高君主。只有受人民契约约束的政府才能贯彻人民的意志。君主专制下的人民没有自由,“人权”被践踏。为了获得自由,人民有权进行革命,以恢复他们与生俱来的人权。这一理论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的政治生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爱弥儿》于1762年问世,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哲学小说,在世界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共五本书,前四本书描述了贵族孤儿埃米尔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以及我给他的教育。第五章描述了埃米尔的未婚妻索菲亚的教育。最后,埃米尔前往欧洲,接受政治教育,然后与索菲亚结婚。
书中第一句话:“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但到了人的手里,都变坏了”,可见卢梭的重要观点。他认为腐朽的社会文明使人堕落,他把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教育视为损害人的自然本性的根源。在教育上,他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利用自然社会对抗封建社会。
从这个观点出发,他认为远离文明社会、接近自然状态的劳动人民及其子女不需要教育,他们已经在生活本身中受到了教育;富人不仅不劳动,反而抢别人的劳动果实。他们的阶级偏见已经远远偏离了自然状态,应该对封建领主、贵族、懒人进行再教育,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除社会的弊病。因此,卢梭有意识地把出身贵族家庭的爱弥儿作为教育的对象和作品中的主角,提出了教育和改造贵族的思想。
他主张对爱米丽进行“顺应自然”的免费教育,为他安排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环境,脱离当时的社会影响,让他从小赤脚在大自然中奔跑,接触农民,自由实践,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对生活的理解。卢梭并不反对宗教信仰,但他要爱的不是爱弥儿对天主教的信仰,而是对自然宗教的信仰。这样,艾米丽“就会得到大自然的帮助。”
通过这样的教育,爱弥儿被培养成一个拥有健康身体、热爱劳动、掌握各种劳动手段、保持“自然习惯”、能够独立思考的自由人。这样的人不被权势人物奴役,自由地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这样一个自力更生的民夫,正是卢梭理想中的新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强烈批判了当时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见,激励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也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他教育和改革贵族的计划只是一个天真的幻想。至于他对妇女的教育,他仍然没有摆脱封建偏见。
埃米尔不注重人物的刻画,也没有结构严谨的情节。作者只关注教育问题的争论。这是一本半文学的哲学小说。
“埃米尔”的出现引起了封建王朝和僧侣的恐慌。达利学院下令在巴黎的一个广场焚烧这本书,并威胁要烧死作者。教会还决定将提交人逐出教会,卢梭被迫逃往国外。然而,他仍然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当他去日内瓦时,当局命令他烧掉他的书。他去了普鲁士的领土莫杰,教会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逃到了圣皮埃尔,当局命令他立即离开。
1764 65438+2月,出现了一本名为《公民的情怀》的小册子,对卢梭进行了激烈的诋毁;更让他难过的是,这次攻击来自启蒙阵营。卢梭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处境极其孤立。在流亡的八年中,他看到自己有被千古诬告为罪人的危险,他迫切感到了为自己辩护的必要。他怀着悲愤,试图做一件没有先例、将被后人永远模仿的事,那就是坦率地解剖自己,不论美丑善恶,如实地写出来。这是他的自传体作品《自白》的写作动机。
卢梭从1765开始写这本书,大部分是在他流浪的生活中写的,最后一章是在他2月下旬回到巴黎后完成的。此时卢梭已经58岁了。
自白(1781~1788)分为两部分,有***12章。该书的主题是通过卢梭坎坷的一生来控诉封建专制社会对人民的迫害和腐化。卢梭真诚、坦率,甚至赤裸裸地把自己的灵魂奉献给读者,坦率的程度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本被称为“文学史上的奇葩”的自传中,卢梭将自己剖析为一个人类标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人格的人)。
他认为与迫害他的人相比,他是纯洁的。他说:“无论末日审判的号角何时吹响,我都敢把这本书拿到最高法官面前,大胆地说,‘看!这就是我所做的,这就是我所想的,这就是我。请把那些数不清的众生召唤给我!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那么,让他们每一个人在你的宝座前以同样的真诚表露他们的内心,看谁敢对你说:我比这个人更好!这是一个平民对封建专制社会的大胆挑战,也是维护“人权”尊严的宣言。
笔者在贵族沙龙读《忏悔录》时,大家都异常冷淡,沉默不语。他的期待破产了,从此身边总有人充满恶意。
卢梭晚年在贫困和孤独中写了自传《孤独行者之梦》的续集。1778年7月2日,他在悲愤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卢梭曾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法国大革命中的民主派和激进派把他视为精神导师。他死后十年,也就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一年,政治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之一的马拉在巴黎街头读了《社会契约论》的一个片段,促使法国人民奋起反抗。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卢梭当选为第三等级代表后,为他写了一篇颂词。他发誓要追寻卢梭的崇高脚步,即使以英年早逝为代价,也要继承卢梭的思想。革命后,卢梭的思想在公民中广泛传播。法国大革命后,他的遗体被移葬在巴黎的伟人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