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城、路城、堡城是什么(还有其他城市吗?你什么意思?)

明代长城的城堡分为城镇、道路、卫城、关城和堡垒。九边镇所在的城堡叫“镇镇”。镇下的城堡叫“路城”;在重点地区设立守卫,守卫所在的城堡叫卫城。

其他相关信息:

明长城

明朝推翻了元朝蒙古贵族的统治,但退守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后裔鞑靼人和瓦拉人继续骚扰南方,企图卷土重来。然后,东北女真族的崛起也威胁到了边境的安全。明朝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安丹汗与明朝和解之前的200年间,从未停止修建长城。

第一,明代长城建设的三个阶段

根据《明史》、《明》和《郑达纪》中的记载,明代修筑长城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明初修长城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出兵平定元朝(京畿)后,以元顺帝为首的蒙古贵族残余退守长城,其后继者仍自称大元帝,与明朝争权夺利,经常袭扰明边。但是明朝开国之初,国家形势比较强大。在内蒙古,许多军事据点也被控制,包括大宁卫,开平卫和东胜卫,都在长城以北。它们与傅玄(今河北宣化)、盛丰(今内蒙古丰镇)、大通等长城沿线战略要地关系密切,南北呼应,蒙古贵族难以成功侵入。明朝皇帝朱迪登基后,采取了主动反击的政策。永乐八年至二十二年(1410-1424),五次出兵,深入漠北,取得重大军事胜利。瓦拉和鞑靼的首领分别接受了明朝的封爵。

这一时期,明朝的边防虽然相对巩固,但并没有忽视对长城的修缮加固。建国元年,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派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地的边墙。洪武四年(1371),动员魏、辛、燕的民工和士兵修筑长城。在简文忠(1399-1402)中,“从傅玄向西到陕西,边缘都是又陡又深,峰峦相连。.....其敕令曰:‘各处烟墩皆筑高厚,上存五粮草柴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壁与墩平,形似一体’。重门反暴,常林林也”。它的修缮重点是从河北宣化西到山西大同外的长城以北。永乐十年(1412),“将袁浩治边,自长安岭(今宣化东北约140里)至洗马林(今河北万全以西),筑石元,深挖袁浩,加强防御”。当它在文健时期完成时,石墙被进一步修改以加强它。

永乐十一年和十三年,先后修建了山西边境的烽火台、关外各关隘的堡垒和开平围的烟墩。宣宗宣德元年、三年(1426、1428),修建山海关至居庸关的边关和居庸关城。唐太宗正统元年(1436),增加了“赤城二十二烟墩等城堡”,随后修建了从傅玄到大同的城堡,并在大同建立了卫元卫。简而言之,明初,从洪武到正统十二年(1368-1447),长城的修缮主要是在魏、齐长城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烟墩、烽火台、屯堡、关城和钱豪,从而使长城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

2.明代中期大规模修建长城

明英宗统治时期,内政腐败,宦官专制,边防力量日渐衰弱,但蒙古瓦拉部的势力却日益强大。其首领还在正统十四年(1449)前,分兵四路攻打明朝,造成“内乱”,英宗被流放北方。后瓦拉虽被于谦击败,但鞑靼部取而代之。成化、弘治、(1465-1521)年间,鞑靼统治者如大韩嫣等经常入侵疆域,大肆掠夺,北方边防日益严密。于是,修建长城、加堡、加墩就成了当务之急。这是明代大力修建北方长城的时期,其修建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1)修建宁夏至陕北的长城

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燕绥总督于子珺,筑边城”,“西黄甫至定边营二千余里,于码头、炮台相对,渡口;山谷之内,说是路,东至头,西至平固。”据黄富川说,发源于内蒙古伊克昭盟以东,经陕西东北角的黄阜流入黄河。定边营位于陕西省西北端的定边县,偏头是山西省西北端的偏关。顾宁指当时的宁夏(今宁夏银川)和固原(今宁夏固原)两镇。这条长城横跨今天的整个陕北,一直延伸到黄河,东连偏关,西连顾宁。其西段与隋五年崔修筑的朔方、灵武长城路线相似。东段向北,到达山西、山西两省北端交界处。后来,在弘治和郑德年间,这一段长城继续得到修复。

(2)修建从山西北部到河北宣化的长城。

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60),总督翁万达宣布“请筑宣大边墙一千余里,塔三百六十三座。过了城,不再防,被敌人破坏了一半。所以兵部让边防军来修。陈科还说,在墙上建一个高台和一个小屋来存放火器是明智的。从中。”三十四年,“总督军务部部长柏杨,不仅解决了大同右后卫合围问题,还因牛心堡而建了2800座城楼。”这里所说的傅玄大同边墙的修建,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其始发地和目的地,但却是从一千多里的里程中推断出来的,指的是山西北部乃至河北宣化以东的一段长城。在魏、齐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并增加了其他设施,提高了防御效率。

3.明末冀东长城的修建。

嘉靖至隆庆期间(1522-1572),倭寇入侵东南沿海,北部的冀东沿海也受到倭寇的侵扰。为了加强首都东北外围的防御,修筑长城的重点转移到冀东。在此期间,有两个主要的建设项目。嘉靖年间,“兵部有言‘大同三面,陕西固原,傅玄长安岭,燕隋之墙,皆以重险为据,惟蓟独一。渤海之南,群山之东,有苏家口,距寨里村70里。地势平坦崎岖,宜筑墙垒台,设兵把守,使其追上北京军。”举报吧。“据河北省昌平县东北八十里的苏家口和河北省通县以北的寨里村说,这一段长城呈西北和东南走向,列在京城东北。作为保卫首都的屏障,规模并不大。另一次是在隆庆二年(1568),“杜晨谭纶、陈帅戚继光治墙,墙为台,高数尺,箭石达,四周蓟草者三千人,墙周二千余里。“外国人自然不敢深入。”戚继光修建的是集云镇边墙,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西灰岭关隘。所谓“蓟围台”,可能是西至保定北界的内城也已建成,所以城墙长达两千多里。戚继光之后,在山海关以南的八里老龙头,修建了高三尺,长八尺的长城。虽然延伸到海里的长城已经在海浪的冲击下倒塌了,但仍然可以找到花岗岩墙的遗迹。

二、明代河西长城的修建

明代还修筑了河西长城,起于甘肃黄河西岸以北的卢沟营堡(今景泰),西经红水河堡、土门堡,至武威东南靖边堡附近的古浪河口,南自安宁堡(今兰州北)与另一条长城汇合,北经洪城子堡、武胜堡、安远堡,再北绕过红沙包(今民勤)。弘治十四年(1501年)“甘肃在陕西稍安,哈密屡受头鹿番扰,须建嘉峪关”。当时通往天山南北的交通线受到蒙古贵族封建割据势力吐鲁番的骚扰。明朝被迫放弃玉门关和阳关,嘉峪关建在酒泉西北70余里处,作为长城的终点。但《明史》中除了“修嘉峪关”之外,并没有修建长城到嘉峪关的记载。事实上,汉代河西长城的走向与明长城并不一致,而且早就被破坏了。虽然明朝的历史失传了,但是这一段长城无疑是明朝修建的。

第三,辽东边墙

明代辽东都指挥使将其辖区定为“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海口,北至开原”。为了防备蒙古无量哈部和女真部的侵扰,沿边境修筑了长达880多公里的辽东边墙。关于边墙的修建,明朝的历史完全失传,大明统一的记载和杨守敬的《明朝地理志》也没有涉及。我们只能在阅读整个辽代历史地名和记录的会议记录中窥见其要点。

1.辽东边墙三段

辽东边墙分为三段:辽河边墙、辽西边墙、辽东边墙,按以下顺序叙述:

(1)辽河边墙起于北镇,止于开元,建于永乐年间。据《读史记纪要》记载,“成化二十年(1484),边塞将军邓毓延在永乐辽河筑边墙,内有广宁,东有开元,方圆七百余里”。明代,广宁卫位于辽宁省北镇。侧墙北起北镇至黑山白土厂门,转向东南,经泰安与盘山之间,过海城西北三岔河,再沿辽河东岸北上,经鞍山、辽阳、沈阳、铁岭至开原东北的魏元堡。这面墙以之字形绕过“辽河集”,建在辽河东西两岸。

(2)辽西边墙起于山海关外的铁厂堡,止于北镇。建立于正统七年(1442)。当时,王奥是辽东军务提督,推荐毕恭掌管刘关事务。毕恭“地图上的总图是在西边开一座堡垒墙,加一座烽火台”,王奥鞠躬出巡边关。“沿山海关可达原,高墙深沟,易筑烽火台,珠联璧合,相望千里。”在王奥和毕恭的经营下,不仅新修了辽西边墙,而且“筑山固河,木织为墙”。很长一段时间,很容易用一个版本来建造,而码头城堡稍微加了一点。“辽西边墙西接长城,起于绥中县铁厂堡,一路向东北延伸,经兴城、锦西、锦州,北至易县,东至北镇北接辽河边墙。

(3)辽东边墙起于开元,止于鸭绿江。建于成化十五年(1479)。据《全辽朝志》记载,成化三年(1467),明军战败建立女真国后,开始经营辽东东侧城墙。韩彬,辽阳副总兵,“建东府、马根丹、清河、碱场、杨洋、凤凰、唐湛、镇东、一真、漕河十堡拒守,隶属千里”。两年后,统帅令周军向北“开辟柴河至蒲河界六十里”,并在今昌图县东北增设“镇北、青阳堡”,与正统年间修筑的边墙相连。成化十五至十七年间(1479-1481),终于修好了,所以“设防”了。该路段位于辽东东部,从昌图、开原、铁岭、抚顺东部边界向南,向东绕过新宾县西南部的乌鸦关,在本溪、丰城、宽甸之间向南,直至鸭绿江边丹东市东北部的九连城风景名胜区。

明政府沿辽东边墙设置了98座边防堡和849座码头,分别驻守。但由于掌管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急功近利,随意倾倒,边墙在军事上未能充分发挥防御作用。

2.明末清初的盛京面壁

明日元年(1621),努尔哈赤进入辽东地区,转战沈阳。以沈阳为盛京后,改名为“盛京面壁”。清朝统治者视辽沈地区为“繁华之地”,在明代辽东边墙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盛京为中心的完整防御体系。据《大清统一志》记载,盛京边墙,“南起秀岩堂管辖的凤凰,北至开元,西转山海关,与边城相连,一周一千九百五十余里,称为旧边;从原城威远堡向东,经吉林北界,至法塔,长六百九十余里,名曰柳条边。”根据上述记载,名为“老边”的1950里长的边墙,大体沿袭了明代辽东边墙的走向,只是略有扩大。从开原市威远堡往东,从长春堂到吉林省北界法沙,690多里长的名为“柳条边”的边墙,也不过是“插柳系绳”来确定内外:柳条边以东的开原、吉林一带算内;柳条边以西,是蒙古科尔沁等部驻扎的牧场。据杨彬记述:“古时边塞种榆树,故称‘榆树堡’。如今辽东四周都是插枝,最高的三四尺,最低的一两尺,犹如华中的竹篱。而在它外面挖的沟叫‘柳条边’,也叫‘条子边’。”

盛京的一面城墙一直在不断地向外界扩展。到康熙时,经过“御边三展”(指康熙十四年、二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所有辽东边墙都有20个侧门,从山海关外往东,有明水堂、白石嘴、梨树沟、新泰、松岭子、旧观台、清河、白土厂、张五台、法库。从此有了英娥,兴京,碱厂,艾哈,凤凰门。从威远堡往东北,有布尔图库、克苏里、伊屯、法萨。驻守在这20个侧门的官兵负责检查大队的进出。到了清末,由于年久失修,土石砌成的盛京侧墙逐渐废弃,挡风玻璃雨刷被风毁坏。今天,遗体很难找到。

四、长城沿线的“九边”城镇

明英宗正统(1436-1449)后,由于北方边防力量的削弱,关外重要据点大宁、开平威尔先后被放弃,东胜卫被迫南移,明政府完全依靠长城作为边防。为了更有效地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长城沿线从东部的鸭绿江到西部的嘉峪关划分了九个防御带,即九个重要城镇,称为“九边”:

1.辽东镇归广宁(今辽宁北镇)管辖。隆庆元年(1567)后,冬迁辽阳(今辽宁辽阳)。管辖范围南起凤凰,西至山海关,全长1950余里。

2.冀云镇连长驻三屯营(今河北省西北)。管辖1200余里的城区段,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灰岭口。集云镇的边墙非常坚固,从冀州到密云的边墙是三重的。沿边境分为东、西、中、三路。其最重要的关隘是东路的山海关、石门寨、沿河营、建昌营。中路有太平寨、喜峰口、宋鹏谷、马兰谷;西路有强子岭、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岭。

3.傅玄镇的连长统治着傅玄魏(今河北宣化)。辖四海野,东起居庸关东,西至山西、河北交界处的西洋,全长1023里。该镇位于北京西北,形势十分重要,边墙十分坚固,内外九壁。沿着边界有四条路:东、西、北、中。四海冶的东路;北路的杜诗、清泉、马营;中路的葛玉、青边;西路万全右卫、张家口、西阳河等地极为紧急;而位于长城最北端的杜诗更为重要。

4.大同镇辖大同(今山西大同)。管辖范围西起丫角山(一丫角山,位于今山西偏关东北),东至镇口台(山西天镇东北),全长647里。边境也分为东、西、北、中四路。其中,重要关隘为西路平远堡、威远堡;大同有为,中路大石。

5.山西镇(又称太原镇)太原的连长先统治偏关(今山西偏关东北),谋求迁都宁武(今山西宁武)。管辖范围西起山西宝德黄河岸边,经偏关,至老鹰堡,称为“极边”;从老鹰堡往南、往东,经宁武、雁门关、平型关,称为“第二边界”;从平型关折向南,经龙泉关、古关,到达黄玉玲(今山西和顺东),全长一千六百余里。东跨山西、河北的内长城也相当厚重,其中雁门关外有三座大石墙和二十五座小石墙,戒备森严。

6.燕绥镇初治绥德府(今陕西绥德),成化七年(1471)迁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后称榆林镇。管辖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北清水河),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一千七百七十里城区段。沿着边界有三条路:东、西、中。东路的玉林关、神木堡、孤山堡、清水营,中路的玉河堡、清平堡,西路的定边营都是重点。

7.宁夏镇位于甘肃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东起大盐池(今宁夏盐池),西至兰境(今甘肃皋兰、靖远),辖全长2000里的城区段。这条长城位于今天的宁夏,被花马池、平陆(今宁夏平罗)、真诚和中卫所环绕。

8.固原镇三边府辖固原府(今宁夏固原),又称陕西镇。辖区东起陕西靖边,与岩穗镇相连。西至皋兰,即现在的甘肃中部,与甘肃镇边缘相连,绵延一千多里。边境分东、西、中路,东路白马城,中路下马坊关,西路兰州(今甘肃皋兰)为重要关隘。

9.甘镇总兵掌管甘州卫(今甘肃张掖)。管辖范围东起甘肃省晋城县(今甘肃兰州),北至镇番尾(今甘肃民勤),再至嘉峪关,全长一千六百余里。沿边重要关隘有甘州五卫(左、右、中、前、后)、苏州卫(今酒泉)、永昌卫(今永昌)、凉州卫(今武威)、镇番卫(今民勤)、嘉峪关。

除辽东边墙外,明代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那段长城大部分还保存完好。跨越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和甘肃等八个省、市、自治区的12700英里长城,经过200多年的建设终于完工了。除了景泰至嘉峪关的河西长城是明代新修的以外,其他大部分路段都是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改建和扩建。上面说的宁夏到陕北的路段,就是利用了隋朝的老城区。山西从偏关到山海关有三条长城。第一条“外”长城,从偏关东北将军社堡到沙湖口,经大同、阳高、天镇,入河北,过延水,经张家口、独石口、古北口、喜峰口、界岭口乃至山海关,一般采用魏、齐长城。第二路起于偏关东北的老营堡,向南拐,东经雁门关、平型关,进入河北涞源,到达东北居庸关北口。在永宁四海野与外长城相接的“内缘”长城,利用了北齐的“重城”。第三路,沿河北、山西边界,沿古关、娘子关、井陉北上,经道马关、紫荆关进入居庸关南口,称为“三边”长城。大多数人认为它基本上是利用北齐修建的张勋城建成的。然而,该地点与张勋市建设的道路规划存在一些不一致之处,其建设时间有待检验。现在,三座长城中,除了“三面”之外,“外侧”和“内侧”大多完好无损。

动词 (verb的缩写)明代长城的宏伟规模

明代万里长城的修建不仅耗时最长,而且是规模最大的工程。它比过去的长城更坚固、更完善,防御功能更强。明长城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城堡明代长城的城堡按等级分为镇、路、卫城、关城、堡城。九边镇所在的城堡叫“镇镇”。镇下的城堡叫“路城”;在重点地区设立守卫,守卫所在的城堡叫卫城。比如明长城东端,北起焦山,南至海岸之间的山海关,就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修建的山海卫城。它依山面海,形势险要,是辽东镇和虞姬镇的咽喉。再比如居庸关,是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北入口八达岭居高临下,地势险峻。历代都有重兵把守,明政府也在此设置了守卫,成为防守京畿的关键。沿长城修建的最著名的“关城”有: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雁门山上悬岩绝壁的雁门关、幸平上形势险要的平型关、晋冀交界处长城最南端的娘子关。关城地处高山峡谷之中,有“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之”的险象。至于建在边境危险地带的“堡垒城市”,更是数不胜数。

2.城墙在元代,大部分城墙都是土造的,城墙上都是砖砌的,大多是明朝的。自明朝以来,长城的城墙大多是用砖石建造的。以居庸关、八达岭为例,即墙体外层用整齐的条石砌成,内部用泥石填充,非常坚固。墙的高度取决于地形。陡坡较低,平地较高,平均高度约7.8米。墙基平均宽度6.5米,顶部5.8米。城顶内侧,用砖砌成高约一米的“余墙”(称“女墙”);外侧用砖块垒起一个近两米高的“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都有一个小口,叫“了望口”,用来观察敌情。婴儿床的下部有一个小洞,叫做“射击孔”,用来射击敌人。

城墙的墙是用三四层砖铺成的,表面第一层是方砖,非常平整,用石灰夯实。城墙宽约4.5米,可容纳五匹马和十个人。墙上还有排水沟和水嘴。城墙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票门”,一个石梯通往城墙顶端,守城的士兵可以从这里上下。

3.城台的城墙上每隔半里左右,就有一座城台从城墙上凸出来。城台有两种:一种叫“墙台”,台面与城墙顶平齐,但只有一部分向前突出于墙外,外缘还搭有婴儿床。平台上有一个掩体,供士兵巡逻和放哨;另一个叫“敌台”,分上下两层。下层有很多砖券房,可以住十几个人。楼上有看和拍的婴儿床,有的还有烟火设备。

除了墙台和敌台,戚继光当连长的时候,还在长城危险的地方建了一个“战台”。也分上下两层。上层有观察射击用的婴儿床,下层存放弓箭、弹药等武器。,上下使用活动梯子。这是一种类似现代碉堡的防御工事,用于战争。

4.烟墩又名敦厚、侯丰、烽火台、狼烟台,多建在长城内外的高山顶上或平地转弯处。这是一个由砖块和石头制成的高台,专门用于传递军事信息。遇有敌情,夜间点燃干柴,放火作为信号,称为“灯塔”;白天烧烟当信号,叫“尴尬”。所以汉代称烽火台为“烽火台”。据说狼粪能把烟直烧上天,视觉距离最远,所以又叫狼烟台。明天点燃灯塔时,加入硫磺和硝石助燃;与此同时,燃烧香烟时鸣枪。成化二年(1466)规定,敌军100人左右时,发射一烟一枪,500人发射二烟两枪,1000多人发射三烟两枪,5000多人发射四烟四枪,10000多人发射五烟五枪。这样,不仅后方可以迅速得知敌人进攻的消息,还可以从硝烟和炮火的多少得知敌人的数量。在当时,这确实是一种非常迅速的传递军事情报的方式。

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还装备了上千公斤的火炮,防御力相当强大。

从上面可以看出,明代的长城在建筑工程技术和防御设备方面有了很多改进和发展。它不再是几个单独的城墙、孤立的城堡,而是由一些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建筑设施连接而成的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构成了一条以城堡为纽带、水火相向的万里防线。明代是长城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清朝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最后时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和统治策略的变化,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年间(1662-1795),采取诱捕、引诱各族上层人士,利用宗教信仰,加强意识形态控制等方法巩固统治。他们授予蒙古封建主太子、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伏国公等六个世袭爵位,以及一至四个塔吉、塔布囊,使他们可以享受俸禄。清朝皇室还世代与蒙古贵族联姻,在承德修建了热河宫“避暑山庄”和“外八寺”,由元派驻喇嘛、发放白银,并经常在此与蒙古贵族举行“宴会”、祈福等宗教活动,加强感情联系。就像乾隆说的:“内外心合而为一,合而为一”。这样,“怀柔”的政治活动取代了浩大的国防建设工程,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修筑长城的历史。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

《水经注》

战国的阴谋

《左传》

历史记录

汉书

后汉书

舒威

北齐书

隋书。

资治通鉴

历史和地理阅读纪要

《明史》卷九十一《军事志》三。边防

黄明大政治的记录卷三,九,十三,十四

明姚辉,卷63,士兵,边防

《全廖智》、《辽海系列》

《清统志·冯天府二》中的盛京壁栏

杨斌:刘辩简介

雍正《盛京通志》

王国良:中国长城演变的考证。商务印书馆,20年版。

寿鹏飞:历代长城考证及德天禄存手稿二,1941版。

张卫华:《中国长城建筑考》(上册)中华书局1979版。

顾颉刚:《浪口村笔记》中的秦长城。

罗:临洮秦长城、敦煌玉门关、酒泉嘉峪关发掘札记,文物6号,1964。

唐晓峰:内蒙古西北秦汉长城及文物5号调查,1977。

王国维:《金界沟考证》《观堂集林》卷十五。

李文新:吉林黄路边城遗址,《辽海印年刊》,1947版。

黑龙江省博物馆:靳东北路边界堡垒调查,考古1961,中国长城遗址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