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一、端阳节的节日名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已达20多种,如端午、端阳、崇武节、重阳节、当五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长节、普杰节、龙舟节、玉兰节、屈原节、午时节、女儿节、迪拉节、诗人节、龙舟节、午时节、元宵节等。

端午节的“段”字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午”是第五天,而根据历法,五月是“午”月,所以“端午”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燕京年谱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初五,字之音也变。”

1,端阳节

据荆楚历年记载,此时是仲夏,五月是盛夏,其第一个下午是在阳光下爬山的好日子,故称“端阳节”。

2.中秋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与五谐音,所以端午节又叫“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又叫“五月节”。

3、五汛期时

在上海的一些农村,靠近杭州湾北岸的地区,如奉贤、南汇等地,习惯上称“端午”为“汛期五时”。

4.正午节日

这个名字来源于阴阳数。明代田汝澄《西湖游记》卷二十《Xi朝之乐》:“端午为中节”因太阳于午时至天顶,于午时游然达到最高点,故称“中节”。在日本,5月5日是“男孩节”,这可能也是基于日中节,因为它认为只有男性继承天地之灵。

5.沐浴兰花节

端午节正值盛夏,是皮肤病多发的季节。古人用兰草汤洗澡去污。汉代《大戴礼》说,“午后洗蓝汤”。

6.杰宗节

古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时,有一种比每人叶子长短的游戏,老年人获胜,所以也叫“解宗节”。

7.女儿节

《万系杂注》在邦:“五月女儿节为端午,戴艾叶,五毒符咒。从五月的第一天到第五天,苏皖装饰着她的小女儿,并尽她最大的努力学习它。结了婚的女人也回宁,因为那一天叫女儿节。”

8.结束礼仪

在湘南,夏天到来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是一个古老的习俗。人们认为,经过洗礼,疟疾可以被赶走,这个夏天蚊虫出没的季节可以安全度过。

9.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忌日,此时五毒已尽。因此,端午节的习俗是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和艾叶,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菖蒲节”。

二、端午节的由来和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的理论;纪念曹娥;从三代夏至日节;驱邪月邪日说,吴越族图腾祭祀说等。,各有渊源,其中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

1,纪念屈原

屈原据史书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大臣。他主张起用人才、赋权,充实,力主联合反秦,遭到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逐出京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田文》、《九歌》等不朽诗篇,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入侵楚国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痛不已,却始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下了遗言。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祭奠屈原。渔夫划着船,在河上来回为他打鱼。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不会咬医生的身体。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生也跟着效仿。

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起源传说相关人物:屈原与伍子胥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的第二个端午节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跑到吴国帮助吴国伐楚,在第五次世界大战中进入楚国都城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虚挖了一个坟墓,鞭打了300具尸体,为父亲和兄弟的死报仇。吴王何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涨,百战百胜。越国被打败了,勾践成了越王

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宰了他。他被越国收买了。夫差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把剑。子胥死于此。子胥是个忠厚的人,视死如归。他临死前对邻居说:“我死了以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国的军队进城灭吴。”

3.纪念孝顺的女儿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一个孝顺的女儿曹娥救了溺水的父亲。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她的尸体几天不见踪影。那时,曹娥,一个孝顺的女儿,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过了十七天,她也在五月五日投河自尽,五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这就成了神话,然后传到了县知事那里。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后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她居住的城镇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孝顺女儿曹娥的日子。

4.图腾祭祀起源于古代越族。

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陶魏特色的文物。据专家推断,这一遗迹的部落是历史上崇拜龙图腾的部落——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装饰图案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连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他们是龙的后代,他们的生产工具多为石器、铁锹和铲子。

直到秦汉时期,仍有百越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汉族,剩下的则演变成了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5.龙舟节

这个说法出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是:

(1),端午节,最重要的两个活动,吃粽子和赛车,都与龙有关。粽子扔到水里经常被龙偷走,而赛龙舟。

(2)人种穿越与古代吴越的关系尤为深厚,除此之外,吴越人还有不断纹身以“形似龙”的习俗。

(3)古代有“五月初五彩丝扎臂”的民俗,应该是“如龙”纹身习俗的遗迹。

6、糟糕的一天禁忌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是坏月、坏日,有“不提五月之子”的习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儿,无论男女,都不能抚养。一旦提出来,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一些说法,比如“五月到官,永不动”,“五月盖房子,让人秃顶”。这种习俗最迟从战国时期开始流行。

5月5日是一个邪恶的月份和邪恶的日子,为了消除瘟疫,驱邪,寻求好运,所以相关的文化活动应运而生,端午节也变得颇具特色。

7.夏季至日理论

夏季至日理论的发起人是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风俗习惯史》(香港勤兴书店1963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起源于古代,三代并流,秦汉时扩展为江河,唐宋时扩展为湖海。

端午节起源于夏季的至日,学者们从更广的角度谈论它。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理论》(文史知识第5期,1983)一书中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季至日,并提出了端午节“百草打架”的观点。

(1)权威著作《荆楚隋记》并没有提到在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习俗,而是把它写在了夏季的至日节。至于比赛,隋代杜太清的《玉烛集》将其列为夏季至日上的一项娱乐活动,这表明它不一定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2)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踩百草”、“斗百草”、“采杂药”,与屈原无关。

(3)《季华礼》中对端午节的第一种解释是:“阳光普照,端午在仲夏,故又可称为仲夏节。因此,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夏季的至日。

2006年6月5-4月3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先生再次完善了夏季理论,提出端午节是夏季的说法。

8、来自兰花浴

据《礼记》记载,端午节起源于周朝的兰花浴。古人五月采兰草,以兰草汤沐浴解毒的习俗盛行。

《戴传》:“五月,...煮梅为豆,存兰花为浴。”屈原《九歌·云》:“浴兰汤如方木,华服如英。”南朝梁人《荆楚纪年》说:“五月五日,称为浴兰节。”这一习俗流传到唐宋时期,又被称为端午沐浴兰花之月。

9.纪念介子推

据东汉蔡邕的《曹勤》记载,端午节是纪念先贤的节日。

10,源于勾践练水军。

到了宋代,高澄发表了《事物的起源》一文。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他天天操练水军。

第三,端午节的发展历史

庆祝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习俗。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南北风俗不同,但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各有侧重。

在战国时期,人们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和“恶日”。《大笠》云:“五月五日留兰花洗澡。”

2.秦朝

秦以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风俗习惯也有所融合,端午节就是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根据目前的文献记载,汉代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是为了避邪。

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所以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鞭兵”,用五色丝绸染色,绣上绣品和金线,制成日月星辰鸟兽的形状,称为鞭兵,汉代沿用长命线或续命线的名称。

4.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端午节在习俗和形式上继承了前朝。然而,从性质上来说,过去具有特定意义的节日习俗和活动大多演变成了节日娱乐活动。“恶日”不再邪恶,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在唐玄宗的《端午宴序》中,描写的是,宫中午满,雅廷臣召,张张大。

唐代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与前代类似。如《酉阳杂记》记载:“北方女子入五时图,五日五时,赐于帐下。是日入长命,转结,皆是画像所带。”长生缕,但制作不同,用丝缕形成人形更具装饰性。

五种毒蛇,蝙蝠,蟾蜍,蜥蜴等。是五毒图的前身。这个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午后的花是石榴花。五月,石榴开花,唐朝汤圆也翻新。《文昌札录》记载:“唐初五,团子百个,九个。”唐玄宗《端午三堂宴》诗中有“腧穴填气场,细丝可口,四季花竞巧,九子争新奇”之说“百索粽子”也是唐朝皇帝送给官员的食物。

唐朝的龙舟赛尤其值得。唐朝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它是一种流行的做法,另一方面一些民间习俗和活动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所以赛马之风特别盛。

5.宋朝

宋代以后,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汉魏时期,朱锁、陶印应用于门户,以挡邪避邪,宋代则注重贴石天符号。陈《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人人画造像出售。”还有一个泥塑的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放在门户上。

到了宋代,汉人端午节的习俗也被辽国、金国吸收。比如《辽史·礼记》记载辽国的重午大典,皇帝在升任为坐之前要佩戴万岁的彩缕,还要把寿缕送给南北朝臣。晋国除了吸收汉族的一些习俗外,还有祭天的仪式、射柳的习俗以及端午节击掌鞠躬的娱乐活动。

《金世世宗史》记载: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金世宗“星光乐园射柳,胜者赐差,复长武殿,设宴。老了是自然的。”这一习俗在晋代历史《礼记》中有详细描述。七月十五日,七月初九,晋朝祭天习俗,筑台祭天,祭天五日,插柳院。射手要有尊卑之分,打马球要在射完柳树之后。

6.明清两代

明代端午节还吸收了晋人射柳的习俗。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出砍柳戏,意为射柳。北方人还把鸵鸟藏在葫芦里,挂在柳枝上,用弓射它。如果是射在葫芦里,鸵鸟会飞出来,以此来决定胜负。这种民间比赛最后也经常举行。

明代端午节又叫“女儿节”,《帝京风光略》说:“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户户用石榴花装饰小女儿,称为“女儿节”。不仅节日的名称与宋代不同,而且民俗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来自民间的夏季保健活动也夹杂在这一节日习俗中。比如5月5日中午前,人们会涌向天坛避毒,中午后再出来。在端午节期间,他们也注意抓青蛙和吃蟾蜍。方法是刺破蛤蟆眉,挤出蛤蟆汁。蛤蟆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可以解毒、解热、消肿。

明清时期,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形式虽然变化不大,但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南方龙舟赛,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根据武陵赛龙舟的记载,赛龙舟并不局限于端午节的某一天。而是“4月8日开船,5、1日新船下水,5、10、15日赛船,18日送标”,“5月17、18日开船,28日送标”。赛事规模持续数月,所以“政府可能先禁后冲,民众感情先受鼓舞。”

端午节贴石天符号的习俗,出现于宋代,到明清时期更加流行,包括石天符号、五雷符号、纸符号、五毒符号和五吉祥符号。

清代端午节时,小女儿盛装打扮,出嫁的女儿也可以回家省亲,称为“女儿节”。

7.摩登时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5438+2007年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端午节放假1天。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于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通过,中国端午节位列其中,这是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