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综述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总结(1)在这个为期一个月的寒假里,我参加了xxx文化馆第42期传统文化学习,讲座的主题是:快乐生活。这是一项封闭研究。我不仅学到了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付诸实践。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里,对我触动很大。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下午到了中心,xxx文化馆在xx市xx区一个比较偏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是学会为了向天下爱心人士募捐而建的。虽然简单,但也让我体会到了他更深层次的含义。
刚到文化馆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件事。人们见面时鞠躬行礼。一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心的老师第一节课就给大家做了回答。学习谦卑最实际的方法就是低下头,放下身份。这就是鞠躬的目的。养成这种习惯,人自然就学会了谦虚。就像一个永远装满不满的杯子,有可能被灌输更多的东西。学会低头,学会谦虚,是我今天下午最大的收获。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天亮前,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了一套健美操。然后进入教室为了向孔子行礼,做早读。晨读的内容是国学经典——《弟子规》《孝经》。我在百家讲坛看过《弟子规》的解读。内容很明确。我认为这是一件容易学习的事情。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上课简直出书!因为咬文嚼字不是我们这次学习的目的。讲座内容分为健康、教育、经济、和谐、礼仪五个部分。
第一天早上的学习内容是:健康。
主讲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彭鑫博士。他不仅介绍了饮食与常见疾病的关系。提出了五行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事实依据。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与金木的火、水、土、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提出文化与健康理论。此外,他还用事实论据告诉我们素食与健康的关系。在这里,他所倡导的健康饮食和绿色饮食是基于现代畜牧业和现代低碳生活的要求。
在文化馆的日子里,三餐都是素食。这次讲座后没有人抱怨。最后很多同学自发要求坚持下去。要知道,坚持吃素一个月可以减少相当于种18棵树的碳排放量。养活一个肉食者所需的土地面积是一个素食者的12倍。在人口爆炸的今天,这的确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就像广告里经常出现的广告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正如彭鑫博士所说,保护环境,要从素食开始。
晚会的主题是“移风易俗,不擅音乐”。
人们有一种语言也有同感,那就是音乐。当我看到乐谱的时候,我发现里面的歌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问题不在于那些唱功。讲师来自汤池。她唱《母亲》这首歌的时候,我以为是我太情绪化了,眼泪湿了眼眶。抬头一看,周围的人都一样。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们接受了几个关于“孝”的故事。
我照顾了父亲植物人的儿子22年,也用相机记录了父母30年的摄影展。《孝经》中有一句话:“夫孝则成亲,君子则终为人。”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无论你处于什么时代,孝都是道德的根本。这是直立行走的基础。而我在这方面真的很欠缺。
礼,天地之序。
不善于礼治百姓。由此可见礼仪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礼仪培训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过有句老话:德在内挥,礼在外送。在学习和运用各种礼仪的时候,要注意更多“德”的方面。李越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了她是如何从一个企业管理者成为讲师的。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道德而不是金钱。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在表现,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当我想起我以前在学生会工作和当亚运会志愿者的日子,我不得不说礼仪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间的白墙用的就是这句话——学为人师。刚进中心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每个人,包括学生,都叫一声“老师”。课后我才知道,光说“老师”不仅仅是相互尊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责任和鞭策的力量。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一个榜样。
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整个环境都不一样。这个讲座的大部分学生是大学生。刚来的时候不习惯鞠躬,素食,剩饭,早起。但是经过几天的讲座,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悄悄的,大家自己改了。想想在学校的生活。不得不感慨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这么大的力量。小到一个教室,大到整个社会,如果人人都这样,社会岂不和谐?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姆·恩比提出,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除了孔孟和大乘佛教,别无他法。
然而,在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国学教育引来各方争议。但是看到中国和韩国都尊孔尊道,对今天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日本人,是否应该反思?这几十年我们的精神世界有没有失去什么?
回顾过去几十年,我们辩证地研究和看待问题和事物,但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精华就会流传下来。问题是如何辩证地继承和发扬。我认为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讲述”。“以身作则”不仅仅是教师应该做的。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学会“以身作则”,所以周围的人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教育。
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良现象开始的。贪婪、欺诈、傲慢和不诚实分别对应着不善良、不公正、粗鲁和不信。如果做到仁、义、礼、智、信,所谓君子爱财取道。即使在经济困难时期,它也不一定是死气沉沉的。中山大学的钟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想要屹立不倒,还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这种支撑来自内心。
中心的生活充实而感人。我学会了坦白自己的过去,学会了感谢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我相信在未来,我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作为中国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我将以一颗感恩的心吸取其中的养分,做一个合格的中华儿女。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总结(二)今年寒假开展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对xxx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即选取典型项目,在大学生等群体中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真正的物质实体,可以以固定的形式保存下来。它只能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它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比如苏绣、象山帮建筑技艺、御窑砖等等,它们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某种程度上与它们保护传承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成正比。为了保护人类的宝贵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相关单位,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开展相关工作,重点关注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地区!
Xxx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有无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梅山、老街历史、山地渔猎文化、稻作文化、新化民歌、跳春牛、手舞狮、说书、梅山傩戏等艺术数不胜数,让人引以为傲。但另一方面,当地大多数人并不太了解自己的遗产。
由此我们想到,为什么不在大学生等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历史和保护现状,以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目的:
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进文明对话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发展,深刻理解其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际问题!
4、唤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现状,号召大家(尤其是大学生)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5.用大学生独特的视角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先人的足迹,了解先人的生命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乃至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
活动结果:
1.这项活动激发并体现了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的活动旨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机制,宣传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活动中,公众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苏州非物质遗产的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为拥有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自豪。
2.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其独特内涵。
目前,xxx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公众对娄底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不高。如前所述,非物质遗产的载体只能是人,但对于很多古老的技艺来说,学习起来并不容易,而且学了之后,相对于一些赚钱更快的工作,也有其弱点。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另外它的传承方法一般都是老艺术家传授的,传承效率不是很高。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这样保护,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百年来的业余生活方式,无形中打上了娄底独特的烙印。这些一旦丢失,损失将是巨大的。
3.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规律。
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国务院文件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六字方针:“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从这十六个字可以看出,急需的是救援其次是保护。这些古技能少了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抓紧救援,很可能会迷路!另外,要在传承的同时寻求发展,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但也要知道,所有这样的保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对于大部分投入了这些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来说,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承纯粹的无形技艺,而是他们的经济利益是否值得这样的投入。其次,人们爱追求现代、更舒适的生活,但一些非遗项目是否能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
通过几天的活动,一些信息和自己的思考,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首先要在公众中宣传非物质遗产的基本知识,让人们认识到非物质遗产对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人们对非物质遗产的认同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非物质遗产历经数百年,有了国家基础,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身份证。
具体可以经常搞一些活动,比如传统戏曲节目进社区、进校园、非遗作品展览等。当我们从身边的非遗中看到祖先的身影,平行的想到自己,难道不会为自己是中国人,有这样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吗?我相信,一旦我们有了这样的认同感,每个人都会自发地为保护做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有一定的公共基础,不能只靠一个传承人或者一个保护单位就能做到。
第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与此有相通之处。我觉得从小对孩子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无疑是有益的,因为毕竟他们要肩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就像现在,有的小学课程开设京剧课。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等他们长大了,自然会不自觉的产生保护京剧的热情。
第三,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我们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借鉴国外一些好的政策来提高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第四,提高非遗传承人和普通艺人的待遇。比如日本,每年都会拨出相当一部分资助给民族艺术家,让他们集中精力磨练技艺,培养后代。这样,艺人有了客观收入后,自然可以专心发工资,发扬自己的无形技艺。另一方面,目前“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传承模式效率并不是很高。能不能扩大规模,批量培养艺人?
第五,非遗项目也要在继承的同时创新,在继承传统项目的同时开拓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的同时也不能丢掉传统,创新更多的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活动后记:
我从一周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我为我们拥有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但同时我也为他们的艰难处境而担忧。我们没有理由失去祖先留下的财产。
非物质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最佳体现,而当我们盲目追求圣诞节等一些外来的新鲜文化时,就逐渐忽视了自己的传统东西。谁会想到我们端午节的意义?你刚才是不是去超市买了点速冻粽子吃了?会有人认真地手工包粽子,想到我们的屈原,想到我们伟大国家的悠久历史吗?你会说是,但你必须承认,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立秋八月七日,我们在立秋节气中一直有“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意为用西瓜啃去暑气,啃掉“秋虎”,迎接凉爽的秋天。但今年,我没有在家“啃”瓜。甚至,直到初秋的那一天,我才知道这个习俗!我不想说“悲伤”这个词,但是确实有很多无奈!
前几天听说韩国要把“风水”申请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贴吧里一片哗然。韩国,你不是想偷我们一次吧!但当我们指责韩国是土匪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是为什么?如果我们一早就已经申请并保护了这些应用,他在韩国还能有机会吗?难道真的要等到那一天,端午节不是我们的,汉字不是我们的,中医不是我们的,风水不是我们的...当我们回首往事,发现那些曾经属于我们的东西已经不再属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恍然大悟?羊死了还能补牢吗?我真的很想心平气和的把它做完,但是到最后我在这里觉得有点愤愤不平,因为韩国,更因为我们自己!
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百年流传下来的东西能毁在我们手里吗?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总结(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五千年的历史。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社会培养文明礼貌、心理素质良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参照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切实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唤起他们的善良。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通过广泛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礼仪,使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活动内容
1,经典阅读。利用每天晨读的机会,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交流、书写心得、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阅读、读好书、自觉传承传统美德。
2.宣传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同时利用教室、墙壁、窗户等宣传窗口,通过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张贴、整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图像、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3、征文发言。在学习“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举办以“学经典、写人生、强素质”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分层次举办小组赛、班级赛、年度赛,以赛带教,以赛促学,评选优秀作品相互交流。
4.高级选择。围绕“四个一”(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帮父母做一次家务、每月为班级和学校做一件好事、每学期参加一次公益社会实践活动)的标准,评选出“班级十佳”、“学校十佳”、“文明好少年”,以典型示范提高传统美德的影响力。
5.为营造“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氛围,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明确活动的现实意义,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全体师生写春联”活动,要求学生在春节期间参与学习身边的传统文化,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校永恒的教育主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这项工作。虽然我们还在探索中,但我相信我们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让它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总结(四)中华民族幅员辽阔,有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成都市第五幼儿园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在活动中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通过玩耍和游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优良传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萌芽。
传统假日体验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五个孩子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用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孩子理解和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
我想知道柳树是否能在这里生存。
例如,当清明节来临的时候,清明节就会举行。让孩子了解清明的许多习俗,如扫墓、蹴鞠、插柳、放风筝等。,并体验插柳、蹴鞠、斗鸡等游戏活动。
不仅体会到了清明节传递出的淡淡的忧伤,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和盛开的鲜花,以及人们探访春天、亲近自然、弹唱歌曲的好心情。
重阳节组织孩子们去八宝社区欣赏老人们的绘画和节目,为百岁老人周爷爷祝寿,送上祝福和礼物,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关爱老人的种子。
新的一年,结合春节,打造了一个“中国风”的节日,让孩子们从三个侧面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还开展了礼仪学习活动,向父母鞠躬、跪拜敬茶,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孝敬老人:开展民俗亲子游戏、狮顶绣球等。,体验浓郁的民间传统文化;开展四川传统小吃展示活动,充分感受家乡的饮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成都的感情。
经典体验
遵循儿童发展特点,合理定位儿童经典阅读目标,精心筛选经典阅读内容(唐诗、成语故事、三字经等。),并且每周有一次有计划的经典阅读体验,在经典阅读中修身养性,学会做人。
兴趣体验
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发设计“创意扎染DiY”、“我的京剧脸谱”等一系列特色艺术课,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其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