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的发展历史

2009年WMO全球大气监测(GAW)20周年。

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是在第一届和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1979和1990)的基础上举办的。

2008年气象组织/环境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20周年

2007年,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与美国前副总统、环保主义者阿尔·戈尔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通过了将于2009年举行的新谈判进程巴厘路线图,该路线图将在2012年后形成国际气候变化协议。

《蒙特利尔议定书》20周年:WMO获得《蒙特利尔议定书》合作伙伴奖。

2007-2008国际极地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ICSU联合发起。

安全和可持续生活国际会议:天气、气候和水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西班牙马德里)

2006年WMO温室气体公报出炉

世界气象组织北极臭氧公报出版

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南极臭氧洞出现了。

2005年第一次世界减灾会议(日本兵库)

审查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执行情况国际会议(毛里求斯)

在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处内设立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秘书处

庆祝2003年布鲁塞尔会议50周年(1853)。

第二届妇女参与气象学和水文学会议(日内瓦)

发起自然灾害预防和减轻计划、WMO空间计划和LDC计划(属于技术合作计划)。

2002年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南非约翰内斯堡)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

2000年庆祝世界气象组织成立50周年

1999 WMO新总部大楼在日内瓦竣工。

1997京都会议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时间表。

妇女参与气象学和水文学国际会议(泰国曼谷)

1995建立气候信息和预测服务项目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二次评估报告

世界气象组织新大楼奠基仪式

1993启动世界水文循环观测系统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巴西里约热内卢)

建立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

水与环境国际会议(爱尔兰都柏林)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90第二届世界气候大会启动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国际减灾十年开始了。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一份评估报告

1989建立全球大气监测网络,监测大气成分。

气象组织和环境署启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进程。

1988建立气象组织/环境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85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建立WMO长期规划流程

1979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建立WMO世界气候计划。

1978/1979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下的全球天气测试和季风测试

1977 WMO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共同建立了国际全球海洋综合服务系统。

1976 WMO发起了第一次国际全球臭氧评估。

1972指定WMO的业务水文活动为业务水文计划。

1971建立了热带气旋项目,后来升级为热带气旋计划。

1963推出世界天气监视网。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决定将公约生效日、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1957发起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

建立全球臭氧观测系统

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1950 WMO公约于3月23日正式生效,国际气象组织正式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

1947气象局长大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并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公约》。

1946年7月,挪威学者海森堡博士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气象组织会议上起草了世界气象公约草案,提议将国际气象组织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1932启动第二个国际极地年

1882启动首个国际极地年

1873 WMO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IMO)诞生,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维也纳)。

1853第一届国际气象大会(布鲁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