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公园的历史演变
南湖公园的规划始于日本人制定的大北京都市计划。在这个方案中,日本人设想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和降雨量,利用伊通河的几条小支流筑坝形成人工湖,然后实行分流制排水,即污水排入伊通河,雨水储存在人工湖中。基于这一思路,南湖公园利用伊通河支流兴隆沟的水源,于1937沿今天的工农路修建了这条高10米、长800米的拦河坝,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人工湖。
公园里有一座桥,把南湖的水一分为二。60多年前也是桥,但不是这样的钢筋水泥的拱桥。当时是一座木桥,名为虹桥。1948年8月,国民党军为阻止解放军进攻,放火烧长春。今此桥建于1979,其名以南湖命名,故称南湖桥。
在占领期间,南湖公园与当时的二屿公园、大同公园等公园一起,构成了城市的人文景观。在这些公园中,南湖公园的水域面积最大,不仅有公园和排水的预约,还具有城市备用水源的功能。
从被占时期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公园北门入口处有一块保留地。日军计划在此处修建宣战哨塔,以纪念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胜利。1988年,就是这个地方,日本人要建纪念塔,一座长春纪念碑拔地而起。
南湖四大风暴的设计者颜欢
闫欢,1926年3月生,吉林长春人,曾用名闫哲。
65438-0945在长春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抗战胜利后在长春大学学习文学。65438-0949毕业于国立长白师范学院美术系。
曾在吉林轻工业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任教,曾担任景观设计师。文革后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为该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吉林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主席,吉林省艺术教育研究会名誉主席,长春市第六届、第七届CPPCC常委。擅长透视研究和工艺美术设计,尤其擅长园艺和城市规划设计。
作品有长春南湖公园思亭桥建筑设计(南湖风雨四亭)、人民公园正门等。著有《工艺美术制图》,发表论文《论工业艺术设计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