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协和神学院广州协和神学院历史概述

广州协和神学院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广东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基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学院,也是全国10多所同类神学院中的知名神学院。

广州协和神学院创建于1913,前身为广州基督教协和神道学院。成立这个学校的背景是1913年的穆德会议。美国人约翰·瑞利·马特是新教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基督教会和教派的合作,获得了1946诺贝尔和平奖。穆德于1913年在上海召开中国基督教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中央组织“中国延续委员会”。莫特在2004年春天访问了广州。当时广东的基督教教派基本处于分裂状态,对神学家的培养仅限于教会开办的临时圣经学校和神道学校。这种学校没有严格的教学规范,充其量只是个培训班。鉴于这种情况,穆德召集华南各教会代表(当时约有65,438+02教会)到广州开会,讨论建立培养高级神学家的学校,以培养各教会急需的高级神职人员。

因为广州各差会之前没有合作的先例,而且穆德会议定了一个目的,就是一旦联合神学院成立,各差会所办的圣经学校必须关闭,经费、师资、生源、毕业后前途等其他问题必须达成一致。因此,经过多次协商后,两个委员会决定以章程的形式将其定稿。章程主要有三条规定:第一,学校的行政权属于董事会。董事由来自不同教会的代表组成。第二,学校教育必须符合福音真理。因为各教派对基督教教义和礼仪的解释存在差异,所以规定该派的教育必须避免教派间的差异,“符合* * *”的福音真理,这是教会间合作的前提。第三,经费问题,经费将由传教会和教会分担。

根据学校1920出版的《广州协和神学院》一书,加入协和神学院的条件是:一、能捐2万元作为基本基金者;二是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全职使用的老师;三、能一年捐1200元常年基金者。还规定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派一人担任董事,符合两个条件的可以派两人担任董事。事实上,广州联合神学院曾由八个西方教会管理。后来,虽然名义上是中国人拥有的三大教会是自己经营的,但实际上是与八个教会合作的。上述会员条件应该是八大团合作之初规定的条件。另外学校规定学生免学费,但住宿费和伙食费自理(当时每月住宿费和伙食费约为10元)。由于这个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教会送的,所以除了少数,大部分学生的费用都是教会提供的。此外,早期的协和神学院规定学生住宿由各教会自行解决,各教会在学院附近自建或合建学生宿舍,也是减轻经济压力的一种方式。

1965438+2004年3月27日,协和神学院董事会成立。董事会的代表是参与合作教育的八个教会,即公理会、卫理公会、基督教联谊会、英国圣公会和伦敦教会、加拿大长老会、新西兰长老会和北美长老会。协和神学院董事会成员人数时有变化,从l2到15不等。早期成员几乎都是传教团中最有影响力的传教士。随着教会自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华人信徒逐渐进入董事会,到了40年代后期,以华人为主。董事会刚开始的时候,对学校的选址有分歧。有人主张设在岭南学校(岭南大学的前身),也有人主张设在花地。最后决定临时借用位于西关宝胜沙地街的伦敦俱乐部宿舍作为教室,学生宿舍租用附近房屋。同时集资买地建校舍。6月1914 10 1日,协和神学院正式开学,吴牧师为首任院长。

广州协和神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中国教会领袖的专门机关”。最初,计划设置三个级别。一个是圣经学校,培训为教会服务的一般职员,为期三年,包括一年的实习和无限的学历。二是神校,培养牧师和传道人三年,要求学历必须是高中毕业;第三,大专,学制三年,全英文授课。在大学学习两年以上者,要求学习,考试合格者,毕业后可授予神学士学位。

但实际情况与最初的设想相差甚远,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因为学生是教会指定的,所以有的是拿着教会的工资来学习的,年龄参差不齐。他们中的一些人四五十岁,基础知识水平相当低。但由于学校是靠各教会的经费支持的,而且当时的教会送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信徒去学习确实不容易,所以勉强录取的48人要被培养成初级神学家,他们被分成四个班:8个大一,附带科目。正如J.S.Kunlde所说:“新学校已经开设,但只是以高级神学的名义。”这些学生是6月份毕业的,1916。

因为学校地处闹市区,刚开学不久就被认为不适合长期发展。后来选择白鹤洞作为学校新址,先购买了14亩土地作为逐步扩张的基础。1915年7月,董事会决定在白鹤洞开发新校舍,并决定将其分为两种建设形式,一种是公立学校的建筑,另一种是各教会自建共用的形式,即各教会自建学生宿舍。1916美国传教士A.A.Fultan向学校的公共教室和办公室捐赠了9000美元。1918日,富力潭竣工,学校正式迁至白鹤洞。1919年4月,中国圣公会援建的圣安德鲁教堂竣工,其学生搬进新宿舍。1920,1920,北美公理会、同乡会、长老会兴建的梁发堂落成,1922,卫理公会、加拿大长老会、纽西兰长老会落成。此后,校长和老师的宿舍陆续建成。学校占地面积从最开始的14亩到20世纪30年代的近90亩。到目前为止,协和神学院的办学基础还是比较好的。

协和神学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改进的过程,从一个名副其实的培养高级神学家的学校。第一批学生毕业后,由于招生条件的限制,早期的神学院大多由各教会培养普通神职人员。1916第一批学生毕业后,新生的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圣经学校,培养初级神职人员,实际上是代表各教会培养工作人员;第二种是神道学校,开设高级神道课,并开始在大学实施神这一学科的课程教育,培养牧师和传道士。自从搬到白鹤洞后,学校条件改善了很多,但学校教育仍然没有改善,董事会对此也有很多意见。1919年7月成立顾问部,由广东基督教界知名人士组成,基本都是华人,如岭南派副督学钟荣光、培正中学原校长李金伦等。成立咨询部的目的就是想听听这些人对神学院现状和发展的建议。随后几年,协和神学院基本保持了两种办学模式:一种是逐步采用标准化的神学课程教育培养高级人才,另一种是培养形式,即圣经学校。因为这是一所由不同教会管理的合作学校,我们必须照顾教会的需要。所以对于各教会送来的学生,符合深造要求的先进入神道高级班,不符合要求的在圣经学校接受培训。对于神道高级班的学生,除了教会派的,也从社会上招生。这种在同一所学校里培养两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一群老师的做法,在这所学校里维持了很久,圣经学校的学生人数一直大大超过神道班。

1922美国协和神学院联合会成立,广州协和神学院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后来还与中国其他三所协和神学院(即金陵大学神学院、齐鲁大学神学院、华西协和大学神学院)合作。此外,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经过十余年新教育方式的推行、智力人才的积累和基督教教育的发展,基督徒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容易选拔出适合在高校深造的人才。因此,该校教职员工将于6月1923致函董事会,请求重新规划统一学校的工作,以实现建校时设定的目标,即建设一所真正先进的神学院。董事会随后召开了一次为期两天的教会领袖特别会议。最后经过董事会和校友联席会议,决定关闭圣经学校。但由于学校上圣经课的人数众多,加上各方面的压力,次年学校系统更新时仍招收圣经学生,圣经学校正式关闭,直到1931。65438年至0924年,学校改制,分神学大学、神学预备、圣经预备、圣经预备四个层次。四年毕业可以拿到文学士学位,两年毕业可以拿到毕业证。优秀的可以进入神学大学。1925实行道尔顿制,减少了上课时间,增加了自学时间。同年招收女生(当年只招收了一个女生,因为不方便在学校宿舍住宿,只好寄宿在真光中学)。1928年神学大学修业年限改为五年,1931年圣经班正式取消。对于教会派出的那些未能进入正规科目的学生,举办了培训课程。至于学习时间长短,由学校和教会协商决定。至此,医院正式分为神学和培训两个层次。

随着教会自然运动的发展,特别是非宗教运动和大革命思潮的影响,广州协和神学院逐渐由西方传教会控制变为自然。1925“夏基惨案”后,学校被委托给美国和中国牧师管理。1928年4月,董事会决定将协和神学院移交给中国圣公会、中华卫理公会和广东省中华基督教会联合会。与许多教会名义上脱离西传的情况类似,协和神学院虽然形式上归化了,但由于与西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经费上难以自立、自收自支,所以仍然在与原八传合作办学。董事会成员不再全是外国传教士,有的是中国人,但负责财务的董事长和司库一直是传教士。北美长老会传教士龚约翰担任校长二十余年。每当龚约翰回美国度假或因其他原因离开学校时,由其他传教士担任校长。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人谭沃新才成为校长。

如上所述,在办学之初,要求所有合作教会都要派老师参与教学工作。所以早期协和神学院的老师,尤其是教神学及相关科目的老师,几乎都是各教会的传教士,而且大多在广东传教多年。作为英国伦敦教会的传教士,齐立新在广东传教多年,是一位有影响、多产的教会领袖。在康科德任神学和新约教授,直至因病回国去世。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科目由中国教师担任。据《中国归来》显示,1920左右这所学校共有11名教师,其中外籍教师7名,中国教师4名。因为协和学生少,学校教师数量长期保持在15以内,很多30年代以后的中国教授都是学校的早期毕业生。

由于是培养基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学校,协和开设的课程以宗教为主,长期开设的科目主要有:神学、旧约、新约、宗教史、教会史、宗教教育、宗教哲学、传福音、畜牧(主持各种公开会议、宗教人士管理、发展信徒的方法论等学科的学习)、心理学、赞美诗、英语等。,而且早期也要求学希腊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科目主要有: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宗教。课程设置会因为教授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一般只会有微小的变化。当然,开设这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为了辅助教授和演示基督教神学理论。

据1922出版的《中国归主记》记载,当时全国花在神学教育上的钱,每年每个学生约为白银700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在这本书列出的“神学院”名单中,广州联合神学院作为“高级神学人才”的学生只有l3人,圣经学校的数量是34所,而每年的预算是265,438+0,000元。有11老师。可见西传团是愿意花钱和人力去培养神父和传道士的。

广州协和神学院每年招收的新生都很少。从建校到1929,学生总数只有228人,平均每年15人。1923,招生22人,被称为是开学以来唯一一个。到了30年代,人数大增,达到40到60人之间,但大部分都是教会派来的,没能进入正规部门,只能进入训练部门。除了教会派的人,他们也向社会招生,但条件相当严格。首先,他们必须是“忠实的基督徒”,由教会推荐,并且已经高中毕业,才能报考。除了要通过严格的考试,还要有资金保障。所以能进学校的,基本都是教会指定的人,只有教会指定的,考试合格,认为自己有潜力的人,才能进被培养成“精英”的神学系。上述228人中,只有55人进入了神学系,最终能毕业的只有38人。这说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是严格的,这也是协和神学院历经十余年才达到真正大学水平的原因。

因为以培养牧师和传福音者为目标,协和神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教学,重视学生与实践的结合。除了每周上18到22小时的课之外,还必须有10小时的实习,比如对人民讲道,在教堂主持主日学课。学完四年,再实习一年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因为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个学校的学生很积极。学生会成立于1915。学生人数虽少,但分为内阁总理大臣和评价部。说是“分权制”,结果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来。1923年改为基督教青年会,9个部。学生们组织各种形式的小团体,出版自己的墙报,如偏见社的偏见、当当社的当当、印伟、万言等。基督教青年会出版了《十字路口》,在附近的村庄分发。1920,本校学生编辑出版《广州百合东协和神学学生月报》,一年9期。这是一本供学生学习写作的小日志。1924改为正式期刊,一学期出版一期,但权重大大增加,成为以本校教授和校友为主的期刊。

在广州,有岭南大学和协和神学院,由教会开办,培养高级人才。岭南大学是美国教会独办的,协和神学院的美国教会也占有很大的权力。所以协和从一开始就和岭南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岭南大学派老师去协和任教,岭南大学的督学亨利(J.M.Henry)也在协和任教。1918两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岭南和谢赫互相承认课程内容和成绩标准,谢赫学生可以选择岭南的课程。后来商定,岭南大学的图书馆、课程和各种专题讲座免费向协和学生开放。特别是图书馆的开放,对协和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20世纪30年代以前,岭南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是广州众多图书馆中最丰富的,而龚夫人管理的协和图书馆只有为数不多的藏书。协和的章程也规定,欢迎岭南大学的学生在协和选修课。20世纪20年代末,协和董事会和不少基督教界人士认为,协和应该并入岭南大学,办同一所学校。但岭南大学董事会不同意。此后,关于两校合并的传闻不断,直到抗战胜利,两校才合并。

广州6月沦陷1938+00,协和神学院迁至沙田,香港6月底沦陷1941,后迁至云南大理,6月1942迁至粤北,继续与岭南大学合作,由岭南大学提供教室、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1944年,粤北告急,凌大迁至星美地区,谢赫迁至连县。1946复课,协和神学院直接迁至乐康公园,成为岭南大学五大学院之一。岭南大学利用原丝绸改良局的四间洋房作为临时校舍,并在校园东南区拨出60亩土地,为谢赫兴建新校舍。合并后的协和神学院基本上不再开设培训课程,学生人数也很少。学制也变了,分为四年制和五年制。四年制只有通过神学院考试,修完学分,通过全科考试,再实习一年,才能毕业,领取L.TH证书。五年制学生必须通过岭南大学的统一入学考试,第一年和第二年在其他系学习,第三年再到神学院学习。完成学分并通过普通考试后,凌大授予文学学士(B.A .)证书,神学院授予道教学士(B.TH)证书。

由于岭南大学是美国教会办的,而协和神学院是跨国教会,合并后协和和岭南保持相对独立。这种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协和仍然保留着与教会的特殊关系和对神学院的传教,并负责自己的行政和财务;岭南大学校长是神学院董事会成员,拥有投票权。神学院董事会提名一名岭南大学董事会成员为神学院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