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装的起源

中国服装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北京周口店猿人洞发掘出距今约654.38+0.8万年的骨针。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管状骨针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用来缝制原始衣服的。

到了西周,等级制度逐渐确立,周朝设置“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皇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我国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完善于周朝,春秋战国之交纳入礼法之治。为了显示尊贵和尊严,皇室官员和大臣要有秩序地佩戴他们的王冠,在不同的礼仪场合也采用不同的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是《尚书·艺纪》所载的十二章服饰:“绘日、月、星、山、龙、虫,绣宗彝、藻、火、粉米、比目鱼、糯米,五颜六色。”十二章文身成为历代皇帝衣裙的服役制度,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复辟为帝。从周代出土的拟人文物中可以看出,服装装饰虽有繁有简,但上下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 221)织造和刺绣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使服装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称日益繁多。河南香邑的织锦,山东齐鲁的冰舞、浪漫、刺绣风靡全国。技术的传播让多样精致的衣服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公本身衣着华丽,就连臣子克庆氏也是腰挂珍珠、金玉,衣服、皇冠、鞋子都很昂贵。古人佩戴玉石,有尊卑之分,并赋予其人格象征。

秦汉时期(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0 ~ 220年)的服装在材质上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加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汉代,随着服饰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和等级的区分更加严格。秦汉时期的服装面料依然辉煌。刺绣图案多为山云、鸟兽或藤蔓,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形图案,整个图案用文字编织而成。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和西汉元寿四年(公元前119),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陆路通道。在整个魏晋隋唐时期,成千上万的丝绸源源不断地出口,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220 ~ 589)魏晋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发生变化,民族服饰大融合。冠帽已被学者用的毛巾取代,如角巾、菱角巾、紫尼龙巾、白尼龙巾等。魏初和曹汶制定了“以紫、红、绿为九品之差”的九品官制。此后历代沿用此制,直至元明。到了晋代,除了毛巾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着小冠,而上面带着纱帽的漆纱笼冠,最初是由汉代的武士们制作的,而且是代代相传的,不仅给男官,也给百姓和男女。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的局面,服饰也容易发展。

隋唐时期的服装(581 ~ 907)隋唐时期,中国以分统,以战稳,经济文化繁荣。服装的发展在材料和款式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景象。彩锦是一种用各种颜色织成各种图案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领边服装。特别的公瑾,有雉鸡、斗羊、凤凰和游鳞的图案,有华丽的篇章色彩。刺绣包括五色绣和金银线绣。印染图案可分为多色套印染色和单色染色。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的特点主要是上层穿长袍,官员戴锄头,百姓穿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

宋、辽、夏、金元(947 ~ 1368)时期的服饰基本保留了宋代汉族服饰的风格,而辽、西夏、金元时期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的特点。民族服饰再次交流融合。宋代的服饰有三种:官服、便服、旧服。在宋代,罗是官服的主要面料。由于五世同堂的旧制度,府(蟹)府每年都要给亲贵大臣们锦缎袍,分为七种不同的颜色。官服颜色沿袭唐制,紫为三品以上,朱为五品以上,绿为七品以上,绿为九品以上。官服样式大致类似于晚唐的长袖官服,但首服(冠帽等。)已经是平翼黑丝帽了,取名直脚,已经定制化了。宋朝的官服沿袭了唐朝的戴鱼制度。有资格穿紫色、朱红色官服的官员,必须在腰间系一个“鱼袋”,里面装着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

明清服饰(1368 ~ 1911)明代以汉族传统服饰为主,清代以满族服饰为主流。上流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自唐宋以来,长袍和黄色一直是皇室专用。自南北朝以来,紫色最为昂贵。明代因皇帝姓朱,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邪紫取朱也”,故从官服中废除紫色。清朝的官帽和以前的朝代完全不同。军士和军官以上的军政人员都戴着看起来像帽子的纬帽,并根据等级不同,配以不同颜色和材质的“上衣”,帽子后面还拖着一束孔雀翎。凌叫华凌,高级凌上有“眼”(羽毛上的圆形斑点),有一只眼、两只眼、三只眼之分。多的眼睛更贵,只奖励成绩突出的王子或大臣。皇帝有时会穿一件黄色的夹克来表示他的特别宠爱。四五级以上的官员还在脖子上挂佛珠,由各种珍贵的宝石和香木制成,构成了清代官服的又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