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建筑布局

参观博物馆需要经过江苏省气象局办公区,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走。进入大门后,有一个蓄水池,中间平台上立着一根10多米高的长杆。乍一看还以为是旗杆,但仔细一看,长杆的下端是无瑕的白玉,枪管上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上端是黑铁。一对夫妻站在杆子顶盘上,随风转动。原来这就是800年前出现的情侣风速计,人们用它来测量风向。再往里,一条小路通向一个僻静的地方。旁边的山墙上有浮雕,描绘了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前方草坪上矗立着几座雕像。吕尚、管仲、董仲舒、王充、沈括、李、秦等都是历代的气象学家。古天文台模型元代赤道日晷再次前移,一座修复古天文台的建筑出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铜像矗立在古天文台前的广场上。竺可桢是北极阁气象台的创始人。他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气象事业。1974年2月6日早上,奄奄一息的竺可桢撑起身子,打开收音机的旋钮听天气预报。然后,他戴上老花镜,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小字:1974年2月6日,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7℃,东风1-2级,晴转多云。这是竺可桢留下的最后一本气象日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职责。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古人由此确定四季和节气是从古观象台的另一侧往下走的,古观象台是依山而建的半月形院落。这是博物馆的室内展厅。入口处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中国北极馆气象博物馆”,是为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题写的。博物馆分为古代气象、现代气象、现代气象、现代气象科技四个主题展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实物、模型、图片、史料、图像等多种形式,展示重大气象历史事件、气象仪器演变、气象机构变迁和气象科技发展蓝图。中国古代气象分为石器时代和传奇历史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到明朝,清初,记录了古代人在变化环境中的进步。在古观象台遗址模型前,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陶寺观象台复原后的样子。2003年,在陕西杜尧陶寺庙祭祀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比英国的巨石阵天文台早500多年。陶寺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通过土柱的缝隙从观测点观察日出方向,确定季节和节气,安排农事。比如从第二个狭缝看,日出是冬天的至日,从12狭缝看,日出是夏天的至日,从第七个狭缝看,日出是春分和秋分。看过长安最长一天的朋友,应该对展厅里的日晷很熟悉。它是一种利用日影位置的变化来测量时间的仪器,由标准手表演变而来。砖面与地球表面(地球赤道面)平行,砖面中央的铜指针与地球自转轴平行。棺面上刻有十二点,针影在棺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时间就是当时的太阳时间。从气象大国到气象强国再到现代气象机构,会发现民国以来,各地有识之士和海关、航空、学校、农场等系统相继建立气象站,气象工作广泛开展。1906年,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江苏省南通市博物馆建了一个候车室。1917年,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营气象台——君山气象台,进行气象观测预报,发布中英文报告,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气象台或机构进行交流,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引领新时代。在现代气象科技展厅里,有一个特殊的装置,站在它的面前,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遥望着我们的地球。这是一个位于展厅中央的球体,它被称为SOS(球形科学展示系统)。它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360度视频播放系统。计算机控制四台高性能投影仪,显示系统将画面投射到直径为1.73m的球形屏幕上,供人们观看。通过旋转这个“地球”,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世界各地的温度、洋流、风、大气等活动的规律和历史数据,简直就是一本包含了成千上万数据的气象字典。来源:莫愁时光人(201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