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的传说从何而来?

《白蛇传》讲述了宋代药店店员徐贤与蛇精白娘子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曲折优美,形象生动,富有人情味,已成为中国四大著名民间传统故事之一。白蛇传说影响深远,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它是如何起源的?它的“原创”是什么?一直是白蛇传研究的热点。

过去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版本的《白蛇传》是明代冯梦龙所选的永镇白蛇传雷峰塔。明清以来,有关白蛇传说的戏曲,如清乾隆三年毕在松江创作的《雷峰塔传说》、方承培在安徽创作的《雷峰塔》、《义妖传》、《宝卷》等。,基本上都是以冯梦龙为原型。然而,冯奔的依据是什么?这个传说是怎么产生的?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蛇妖故事和崇龙崇蛇的民间习俗,蕴含着白蛇传说的基础或“本原”。因为每个人基于不同的材料,说法略有不同。戴步凡在《论白蛇传》一文中,对《净慈寺志》(刊于杭州石鼎八月楼卷)作了考证,记载在宋代,寺庙附近的山坡上有巨蟒出没,有有害的妖精会变成女人。推断:“雷峰塔在净慈寺附近,白蛇传说可能和这个传说有关。”罗永林认为,白蛇传说的“原作”可能是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根据《清平山堂藏西湖三塔》的故事,南宋孝宗年间,临安府(今杭州)邀玄奘、清明节游西湖,一少女白毛女走失,被Xi救起。女孩的母亲,白衣女子,为了奖励他,在酒席上拿走了人的心,喝了酒,承诺和他在一起半个月。很快,白衣女子对玄赞恨之入骨,想杀了她,却被姑娘救了两次。Xi有幸回家,他的叔叔Xi真人得知此事,与道教决裂。白衣女子是白蛇,少女是鸡妖,黑衣奶奶是水獭妖。Xi真人化缘,建三座石塔,镇三怪于西湖。罗永林认为,白蛇传是为了满足市民的心理需求而改编的。

在白蛇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从《故事会》谈起《白蛇传》永镇雷峰塔,胡世英认为《白蛇传》中的蛇妖故事“原本”应该追溯到唐代,而不是宋代。唐传奇小说《白蛇》和都描写了白蛇的本质,为后世的白蛇传说奠定了基础。其中一则说:唐宪宗元和二年,陕西李皇在长安城东遇到一位身穿白色丧服的年轻美貌女子,并对她进行了诱奸。她在家里呆了三天,满心欢喜。第四天,她回到家,感觉“头重脚轻”,卧床不起,身体逐渐被侵蚀,只剩下一股鲜血。后来,一家人去寻找白衣美女的家,却发现了一个空荡荡的花园和一棵洋槐。听邻居说树上经常有大白蛇,我才知道少妇是被“蛇妖”变的。根据《镇江金山寺僧龙斗传说》的史料记载,王翔打断了《白蛇传:镇江一源》一文,称白蛇传的“原”不仅产生于唐代,而且镇江一源的产生时期可能早于杭州一源。故事情节也更加具体。"

也有研究者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俗中寻找白蛇传的起源。陈的《白蛇形象中枢结构的民俗渊源及审美意义》一文认为,白蛇形象可见于古人对“蛇头”的图腾崇拜。《山海经》、《帝王世纪》、《竹书编年史》等古籍记载了大量的人和蛇的形象,如“女娲,一位古代的帝王女神,有一张蛇脸”,“侠界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伏羲”...而且还长了个蛇头”。傅体系中有所谓的龙族、潜龙族、巨龙族、龙将族、上龙族、水龙族、青龙族、赤龙族、白龙族,都是龙蛇大群。古老的中华民族形成的民俗构成的“活的历史链条”,孕育和编织了白蛇形象及其传说。

有学者认为,白蛇传取材于中国,但来源于外国。秦女、凌云在20世纪30年代中法大学月刊《白蛇传考证》第2卷第3、4期的文章中说:“白蛇传的故事,虽然在中国民间经常流传,但从来没有悠久的历史”,其根源是源于从印度传到西方和中国的拉弥亚的故事。中国的《白蛇传》“不过是通过在印度流传的故事,把中国的旧的传说或轶事的片段组织起来,连接起来,使她成为一个系统的、生动的、活跃的故事”,“不过是来自中国的旧新闻和来自印度的神话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妖娆而精彩的故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白蛇传说来源于真人真事。1984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白蛇传》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把过去收集的白蛇传故事全部忽略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些故事都受到了戏曲的影响。从《白蛇传》的内容来看,更贴近现实生活。据说上海有个姓徐的,自称是白娘子的后代,族谱有记载,可惜族谱毁于战乱,没有资料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