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历史背景概述
苏州的古典园林和家居是一体的,可以欣赏,可以旅游,可以居住,可以体验舒适的生活。这种建筑形式的形成,是人类在缺乏自然风光的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依附于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美化和改善生活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地处水乡,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因水造园十分有利,附近太湖石丰富,适合建造精美假山。苏州历代繁荣,官富民殷,完全有资格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另外,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流传千古。无论是乡村民居还是官邸,其设计和建造都是细致而巧妙的。这些基本因素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和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起源于苏州园林鼎盛时期的四大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建筑种类繁多,保存完好。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大,却巧妙地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和技巧,将亭台楼阁、喷泉与花木相结合,模拟自然风光,营造出一个“城市森林”、“生活在闹市,亲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装饰、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它们是明清时期(14 ~ 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较高的居住文明,曾经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风格,促进了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和发展。在美化人居环境,融合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方面达到了历史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筑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法用石、雕刻、装饰,以及花草树木的寓意、叠石的情怀。它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美丽艺术,而且储存了许多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和精神内容极其深刻。有的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种哲学观念和思想流派;有的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借助古典诗词和文学作品,对景观进行点缀、萌发和渲染,使人们在居住和游览的过程中,把风景变成感情,产生艺术美,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该园收藏了保存完好的中国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此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第一座屋园结合的宅园,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居住和离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风景园林史
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宋代以来的一千多年间,保存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在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和风格上,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景观对比、景观遗迹的尺度变换、层次协调、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等各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并将亭、台、楼、榭、泉、石、花、树结合在一起,在城市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整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花园。私家园林最早见于东晋(4世纪)的邳江花园,当时称为“吴中第一”。此后,园林蓬勃发展,名园越来越多。据苏州官方记录统计,苏州有周代园林6座,汉代4座,南北朝14座,唐代7座,宋代165,438+08座,元代48座,明代271座,清代130座。现存的苏州园林多为明清建筑,包括数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在16 ~ 18世纪的鼎盛时期,苏州有200多座园林,现在保存完好的有几十座,使苏州被誉为“人间天堂”。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拙政园、留园、大师园、环秀山庄都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的鼎盛时期。它们因其意境深远、建造精美、艺术典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