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壶的历史
1840年,一个实验室里的玻璃试管扣动了虹吸咖啡壶发明的扳机,英国人纳比亚以化学实验中使用的试管为基础,制造了第一个真空咖啡壶。两年后,法国的巴香夫人将这种壶改进了一点弹簧形状,大家熟悉的上下对流虹吸壶就这样诞生了。
虹吸式咖啡壶在法国生活了很久,却始终没有等到天半红。
20世纪中期,分别被带到丹麦和日本,初尝流行。
日本人喜欢虹吸管的直译发音所体现的归属感。他们仔细推敲咖啡粉的厚度、水和时间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发出一条循规蹈矩的咖啡巷。
而唯美的丹麦人则注重功能性设计。50年代中期从法国进口虹吸壶的彼得·博杜姆(Peter Bodum)与建筑设计师卡斯·克拉森(Kaas Klaeson)合作开发了博杜姆的第一个造型虹吸壶,并以“桑托斯”的名字问鼎市场。
虹吸式咖啡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总是带有一丝神秘感。在台湾咖啡发展史上,虹吸式咖啡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所谓的研磨咖啡(意大利浓缩咖啡)开始流行。相比之下,这种虹吸式咖啡壶需要很高的技术和复杂的程序,在当今分秒必争的工商社会里,它已经逐渐没落。不过虹吸式咖啡壶能冲泡咖啡的香气一般都是一样的。
大多数人对此往往一知半解,甚至产生错误的印象。通常,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个是有人对它有戒心,另一个是什么?也就是说,使用虹吸式咖啡壶只是将水烧开,搅拌咖啡粉。另外,有些人认为虹吸式咖啡壶看起来很危险。其实只要操作不当,每一种煮咖啡的方法都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