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部金融史就是金融创新史?
尽管金融创新的定义大多来源于熊彼特的经济创新概念,但每个定义的内涵却大相径庭。总结起来,对金融创新的理解无非是三个层面。
宏指令级
1.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金融创新等同于金融史上的重大历史变革,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从这个层面理解金融创新有以下特点:金融创新的时间跨度长,将整个货币信贷发展史视为金融创新史,将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视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金融企业新的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金融服务结构的创新,还有现代银行业出现以来,银行业务、银行支持和清算体系、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乃至金融机构、金融分布、金融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如此长的历史跨度,如此广阔的研究空间,使得对金融创新的研究高不可攀。
介观层次
2.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可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制造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或重组要素、生产方式和管理系统的过程。产品创新是指产品供应商生产出性能和质量优于传统产品的新产品的过程。制度创新意味着一个制度的形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并提高系统的效率。从这个层面上,金融创新可以定义为政府或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过程的内在矛盾,防范或转移经营风险、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创造和组合一种新的高效的资金运作模式或运作体系的过程。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概念不仅将研究时间限定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而且具有明确的内涵。因此,大多数关于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都采用了这一概念。
微观层面
3.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信用创新,比如短期信用实现中期信用。和票据发行工具,分散投资者独自承担贷款风险;风险转移创新,包括可以在经济机构间转移金融工具固有风险的各种新工具,如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加大流动性创新,包括能够提高原有金融工具流动性和可兑换性的新型金融工具,如长期贷款证券化;股权创造创新,包括各种将债权转为股权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带股权认购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