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葫芦谷的真相是诸葛亮要杀魏延?
图片来自网络。
诸葛亮在葫芦谷设局,当然是先烧司马懿。诸葛阿良是个慷慨的人吗?我觉得值得商榷。从背后议论陈背后的诸葛,到陈兵败斩首,其实陈的罪名是不当死亡,诸葛的处理有“报仇雪恨”之嫌当时的诸葛亮想尽办法处理自己心中的内忧外患。司马懿无疑是外患,内患也有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魏延的反骨。魏延的才华诸葛亮一定很清楚。自从魏延“背对骨头,将来背对他”的定义出来,诸葛亮就一直重用,防范。
诸葛亮临终时,火葫芦谷的第二个设计对象是魏延。或许当时在诸葛心目中司马懿已经死了,那么魏延“怜其勇”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可以说,在葫芦谷放火烧葛亮,大目标是司马懿,小目标是魏延。相反,我们可以从魏延的军事生涯中看出,他们都忠于蜀汉。尤其是一战火烧葫芦谷的表现更是可怕——以死效忠蜀汉。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魏延是蜀军中的二号人物,先锋将军。他不知道葫芦谷的地形?为什么不知道生还的机会很渺茫?按道理,如果魏延有真如诸葛所说的奸诈,这个时候无疑是造反的最好理由和机会,但他没有。他为了正义献出了生命,为了蜀汉,他采取了与司马懿同归于尽的心态。这样的人会造反吗?
至于司马懿之死,是诸葛失算。对于将军们,他只注意了地理位置,忽略了天气。反倒是魏延同志惊险万分,烧死了,于是跪拜在马腹里,顺利归还。纵观葫芦谷之战,魏延的“忠”表现在知危不惧;与司马懿父子孤军奋战,诱敌深入,显示了魏延的勇气;显示了魏延在火中藏在马腹里的智慧。葫芦谷被烧后,书中并未提及魏延的控诉。由于计划的失败,诸葛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图片来自网络。
副都督魏延请诸葛亮回汉中养病,继续领兵杀敌。这也是合理的。因为诸葛亮从头到尾的偏见,魏延又“不高兴”了。不过,从这个角度讲,也说得通——诸葛任人唯亲,魏延境界却是至高无上。后来魏延死在了一个亲密战友的背上。这样一位忠诚、勇敢、聪明的将军会落得如此下场,是历史的必然。西蜀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不得不为魏延的悲惨命运感叹。我被诸葛亮烧死了,但是我没有死。最终,我没有逃脱。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