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殿的浮雕和历史有什么关系?

1926年,鹿港天后宫再次重建。这一次,除了后殿仍然是供奉玉帝的凌霄殿外,正殿和三川殿基本上都被拆除重建了。

改造是从正殿开始的,正殿是一座重檐倚山的建筑,宽度为三开间。正殿前中御石雕有牡丹凤凰纹饰,两侧露栏杆有莲花形状,均为青斗石。

在正殿的正门,有一个棚子形状的木框架建筑,作为祭拜寺庙的空间。两侧开有两个拱门,连接左右回廊,回廊内供奉着境界之主和出生女神。

正殿石雕以花鸟故事和三国演义为蓝本,采用内枝外叶的深浮雕法雕刻而成。内容包括《空城计》、《苦战计》、《张松献蜀图》、《马超斗》等。另外,两边的石雕都是“博古花”,可见石雕人的手艺。

大殿中的木雕大多由潮州、泉州的工匠制作。四角金柱之上的建筑由三通五瓜构成。为了使正殿的屋顶更高耸,它位于横梁下方,通过叠拱来增加高度,也有结构力学的目的。这种做法可见于韩熙的乐成宫、彰化的南窑宫、彰化的袁青庙等寺庙。

正殿内的神龛也是泉州木雕师傅所建,而且当时还联合了温州、潮州、鹿港工匠参与。神龛的形状像一座雕刻精美的寺庙。屋檐上挂着佛珠,神龛正上方有一块写着“梅州圣母”的牌匾。前面的龙柱雕刻和装饰有八仙,使整个神社更加庄严。

神龛上方有清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赐的匾额,都是皇帝封的。

“纪悠昭陵”的牌匾原属鲁岗的官方建筑者妈祖庙所有。后来,当时的鹿港市长陈派人将匾额修复后悬挂在鹿港天后宫正殿。

在大雄宝殿的神龛里,最大的妈祖像是天后宫重建时新雕塑的像。这尊妈祖像是泥塑,是天后宫的“镇馆妈祖”。据说鹿港天后宫正殿的土制妈祖像和台南天后宫像是同一工匠的作品。

鹿港天后宫正殿两侧,有两组千里眼和顺风耳雕像,分别位于正殿神龛前和前埠口两侧牌坊旁。千里眼手中持戟,四面望。他耳朵里塞着斧子和铲子,听着四面八方的声音。

它们绿面獠牙般的形状有驱邪的意思。这座千里眼、顺风耳的雕像,体态优雅,韵味十足,是雕像的经典雕塑。

鹿港天后宫的妈祖,不仅以神祗出众、香火鼎盛而闻名,更以年代久远、规模宏大而闻名。寺内陈列的珍贵史料和宗教文物,更是让中外人士叹为观止。

如前清朝皇帝的御笔碑、文武百官赠送的碑、古碑碑文以及祠堂赠送的“大神符”和“圣母宝玺”,都是台湾省特有的文物。

此外,鹿港天后宫还有三对龙柱石刻,分别位于三川殿、正殿和后殿。

三川寺的龙柱雕塑是单根的龙柱,上面有许多镂空的雕刻,四只爪子抓着珠子。柱子上装饰着虾、蟹、鱼、章鱼、八仙和神灵。

龙柱层层叠叠,内枝外叶,雕刻精美。为了防止攀爬损坏龙柱,在柱外安装铁笼,保护精美的雕刻。

这对龙柱由青豆用石头雕刻而成,柱身呈八角形,长2.5米,直径36厘米,为台中市树仔角林氏家族所供奉。

大雄宝殿的龙柱与三川殿的龙柱在造型、材质、雕刻、装饰等方面都很相似,都出自同一位石匠的手法。

龙柱形状为单个龙板柱,龙口呈八字形。四爪托珠托腮。龙柱上装饰着老子、神、马。

这根龙柱呈八角形,柱长约2.8米。柱珠由青豆在石头上雕刻而成,装饰有鱼、虾、龟、蟹等水生动物和八匹骏马。

后殿龙柱为单根龙盘柱,五爪持珠,口中含珠,露出两颗上门牙。柱子长约2.7米,直径32厘米。石柱背面除云纹和岩石外,还雕刻有凤、凤、齐、林四种吉祥动物。根据龙柱的造型和建造方法,这个龙柱应该是咸丰时期的作品。

台湾省很少有五爪龙柱,而鹿港天后宫后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民间信仰中是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龙柱呈五爪形。

三川殿后门有一对特殊的花鸟柱。这对花鸟柱的枝头上有几十只喜鹊在飞翔,用象征富贵的牡丹花装饰,每根柱都有凤凰的形状,有“夫妻合唱,百花齐放”的气势。花鸟柱的柱珠由青豆石雕成,饰以虾、蟹、麒麟、花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