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赵城、狄村休闲游记

工人老张是个热心肠,本地人。饭后,他带我们当导游,看附近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

赵城,原名赵城县,相传为赵姓发源地。在古代,它在火泉与洪洞郡争水时得了七分。50年代与洪洞县合并成为赵城镇。

首先,在被当地人称为“赵城衙门”的老宅前,因为周边已经变成了现代建筑,这里就不解释了,它的真实面貌也没有搞清楚。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古建筑是一个院子里的一个房间,也许是正房,也许不是,肯定不是县衙。如果和县衙有关,那只能是县官居住的地方。

目前,这座古宅处于保护状态。二楼已经空出来了,一楼暂时还有人在工作。

离这里不远,有一个著名的故居,就是民国巨子张瑞琪的故居“谁园”。张瑞琪开创了这个花园,他还为此写下了“谁的花园”,意思是将来它会成为谁的花园是未知的,有可能被后人卖掉,也有可能被政府没收。世园建于1914左右,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目前可以看到闺阁楼、来寻斋、书院楼等。正处于旅游业新的发展阶段,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做成著名景点。

张瑞干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位学者。曾任陕西韩城、兴平、临潼、咸宁、长安等地知府。后来,他积极参加了辛亥革命。民国初年曾任国会议员、总统府顾问、山西省财政局长等职。他因痛骂袁世凯而出名,留下诗集,在书画方面也很有造诣。1928去世,后来人将他的大量藏书捐赠给山西省图书馆,约65438+万册。

解放后政府曾在此办公,整体保护相对较好。就连后来修建的城墙,尽管有“壮志凌云公社万岁”的砖雕,但风格依旧。

我们参观了学院大楼,然后上楼。当时周围环境还是很好的,可以看到远处的霍山。书院楼也是张瑞琪居住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门框上的对联也出自他手。时至今日,似乎仍值得品味,如“有酒学儒,无酒学佛,日日读史读经而已”,“马旭爱残豆鹰斗尘埃”,“宁可有一个没有自己的世界观”等。

路过“来寻斋”时,老张问“来寻斋”是什么意思。当时他都不敢说。荀子是一个有很多解释的知字。这里曾是张子弟读书的地方,可能取自南风阁的《南风训》,因为门朝南,可以表达为“有风来训”。只是猜测而已。过去,一些书香门第喜欢在朝南或东南的门楣上用它来表示生生不息。当然,单说“熏”字,也有欢乐的意思,也有喝醉的意思。张瑞琪似乎对酒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爱好,所以熏这个词的含义更加广泛。

绥远是今天最后一个收获的地方,也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然后在赵城的牌楼前拍了两张照片,那里镌刻着岁月的沧桑。

离开赵城后,老张带我们去了迪村。首先,我们参观了龙岩泉公园。这里没有介绍。有泉水,有龙泉寺,但是没有开门。关于龙眼泉应该有一个感人的传说。从字面上看,应该是龙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最后形成了一个“春眼”。这里的地方虽然不大,但有了这长流的泉水,也算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了。

离开这里,我来到了堤村的最高点,那里有一座孤零零的“门楼”。从地理上看,应该是古狄村的“门”,具有观察防御的功能。如今,只有这座“程门楼”还在这里的高地上摇摇欲坠,见证着狄村的变迁。

历史在不断前进,文化也在无尽传承。很多东西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飘散。回想起来,这可能是有益的。

作者:大军2021,20265438+5,在煤矿工作,村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