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大桥梅江大桥的故事
70多年前,黄、黄一南、曾汉南、饶富荣、刘耀初、卢庚福等梅城开明人士,动员梅州人民和广大华侨,修建了当时广东省为数不多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谱写了海内外梅城乡亲爱国爱乡的感人篇章。
黄、曾汉南等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修建大桥的问题。黄早年在广西做过县令。后来因为同情革命派,痛恨官场,自动放弃了官职,回到了家乡梅州。由于黄的足智多谋和良好的人缘,梅城的政要多次登门拜访。黄乐善好施,把修桥修路当作一大乐事。曾汉南原本是一所山村小学的老师。为了躲避土匪的骚扰,他来到了梅城,在水南公学任教。他老实稳重大方,是个慈善中间人,对家乡修桥修路特别热心。黄、曾汉南等人下定决心要修建梅江大桥,造福梅州人民和世界各地的游客。经过一番策划,他们决定一方面动员梅州人民发扬爱国爱乡精神,尽力捐款建桥,另一方面利用侨乡优势,动员梅州华侨捐款。于是,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县长彭景义和发起人立即成立了修建大桥的筹备小组,并立即开工。
十月的梅城,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正是施工的好时节。19311 10月26日,梅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在当时,在大江大河上修建钢筋混凝土桥是闻所未闻的,不仅在梅城,在粤东也是如此,在广东省内大概也不多见。这充分显示了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建桥时资金严重不足,施工设备极其落后。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不得不下令黄工程暂停。于是,他派曾汉南到汕头去请教他从前的好朋友、在汕头的法国工程师父亲龚。粗略计算,完成这样一个大项目,大约需要1.2万元,这对梅州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让项目顺利进行,筹备组四处奔走,号召大家认捐。大约在这个时候,超过8000人捐款。各种商人和商店也向桥梁筹备小组赊借水泥和钢材。再无资金可用时,黄介绍德兴、金盛庄、黄昌源等商号借款帮扶,官员陈抵押一个码头,同时上书动员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华侨抵押。结果,侯广夫人在南洋筹得1.2万余元,东洋探亲归来的潘智捐出1.5万土地。为了表扬侯光福和潘智对梅江大桥的贡献,筹备组专门为他们写了赞词。在爪哇酒吧城,颜剧社举办了一场义演,并将善款26543.8万元全部捐给了筹备组。另外,南洋华侨帮助筹备组在南洋发行了三张彩票,除了领奖外,实际收入21223元。他们把这笔巨款全部送给了筹备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梅江大桥终于在1934处初步建成。大桥建成后,在桥的北端建了一座纪念碑亭,上面镶嵌着主要捐赠者的照片和名字,以此纪念后人,永作贡献。然而,后来亭子被毁,石碑丢失。1991年,梅州市人民政府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该桥修建的相关资料,于是拨款在桥南岸西侧按原有内容重建碑亭,供后人瞻仰。
原梅江大桥长278.5米,宽6.65米,分十三孔,为多拱弧形钢筋混凝土桥。当时的桥面只是中间铺了木板,桥的两端是砖石踩上去的,行人踩上去,车辆无法通行。1950、1965梅县人民政府(现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两次投资改建水泥桥面,拓宽人行道,并增设立交桥引桥,使车辆通行。新改建的梅江大桥长300米,宽12米,更显雄伟。现在人们看到的是1965中的扩展。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梅城时,称赞梅州为“一级文物”。
梅江大桥建成后,应嵌入“梅江大桥”和“桥连”字样。当时,东道主曾公开征集书法家献书,还公开征集贾立安以示盛事。当时的梅城文人纷纷著书,申请联作,一时间献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因此,由周惠甫、宋和谢心源三位书法家所写的作品被分别用在桥的中间和桥的背面。当时,被选中入学的贾立安并没有印在上面。现在将它们记录如下。
被选为第一任贾立安的是:
梅子属灵,仙鞭石为功;
喜鹊穿越天然护城河时不需要架桥。
另一对被选中但未被接受的是:
梅水架长虹,无祖龙鞭石;
河山荣不变,看司马提乔。
这两对桥都是十一个字,“梅江桥”三个字嵌在其中。它们前后紧凑,首尾呼应,写得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对仗工整,堪称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