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桓公,拉开春秋帷幕的人。
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早期事迹,但从他被封为郑的事实来看,他和父兄的关系应该还不错,而且他很可能为周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到了西周末年,可供分封的土地已经很少了,类似的分封更是凤毛麟角,之后也没有人来了。
上世纪80年代,陕西长安县出土一件青铜鼎,铭文279字。铭文中多次出现“多佑”二字,故称“多佑鼎”。据专家考证,鼎铭文记载了早年带兵迎击入侵周边地区的北方部落,并取得大胜。具体时间为周宣王十六年(812)至周宣王二十二年(806),郑桓公27岁左右。
因战功卓著,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王子猷分封于郑,建立郑国,后称郑伯祐。郑最初的封地是郑在濠井附近的土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滑县。滑县位于安以东90公里处,早在商代就被称为“郑”,其本义在东汉的地名释义中被解释为“郑,马基雅维利,其地为平,马基雅维利也自然”,“马基雅维利”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平貌”。今天,滑县一带位于渭河以南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一望无际,这可能是它被称为“郑”的原因。西周建立后,由于这一带离都城丰浩不远,属于都城内的城市,故古书《竹书志》记载,郑帝曾在周穆王建都。
另外,从“郑”字的字形来看,是对附近城市的祭祀,“郑”在甲骨文中写的是“饮”,“城”是成为地名后加上去的。甲骨文中“祭酒”是祭祀用的器皿,后来是祭祀的行为。所以这块郑地似乎和祭祀有很大关系,很可能是商周时期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
郑国灭亡后,一直居住在这片森林里,这片森林后来被改名为仙林。位于金华县城东北部,大致方位大约在今天的家乡和下庙镇的交汇处。后来又迁都到“取经”的地方。今天的家乡还有拾荒村,大概就是这个地方。作为郑国的第一位君主,郑桓公为政三十余年,深受人民爱戴。历史记录记载:
公元前774年,西周帝国灭亡前夕,郑伯友担任周王室司徒,成为六大贵族之一,掌管全国的土地和户籍。考虑到周朝正处于大厦即将倒塌之时,此时的郑伯友是“司徒迷”。这份工作应该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但他还是做得很好。《史记》载有:
虽然郑伯友很有能力,但是有句话说的好,独木难支。看着即将到来的内忧外患的王朝,他的内心一定是压抑的,甚至绝望的。《诗经》里有一首叫小明的诗,第三节是这样写的:
由此可见,这首诗是一个长期在外奔波的官员的作品,诉说着自己的心情,诉说着自己任职已久,一直在为自己的事情担忧。有人把这首诗附在郑桓公写给他妻子的信中。虽然这种观点很牵强,也没有明确的证据,但这首诗描述郑伯友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恰当的。
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周幽王时代的西周就是那堵危墙。如上所述,郑伯友对此应该深有感触。既然无法力挽狂澜,他不得不为自己和郭征考虑出路。《史记》中有一段经典对话,内容如下:
对话的内容大致是郑桓公要求塔什什教他“逃离死亡”的策略。塔尔希什给出了东进的战略和逻辑。尽管郑桓公自己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但他最终还是听从了他施的建议。公元前772年,郑桓公邀请周幽王东移后,用金银财宝贿赂两国,带着家眷和臣民、仆从、商人告别经营了35年的森林,将族人东移至洛东。
周幽王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71年,神后,因为周幽王废黜了自己的女儿、皇后、长孙姬怡久亲王,改母子为皇后、太子,与外族、西兵共同攻打周幽王。狗荣攻下濠江,在骊山下杀了周幽王,郑伯友也被杀。在刀光剑影中,西周终于走到了尽头。
因为濠井之乱,郑桓公的东移计划只是完成了前期的搬迁,但他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初期的战略转移,已经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也体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政治手段。
郑伯友是否死于濠景之乱,史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考证,平东迁后,他带兵攻打过一些小国。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一个重要的证据是,他死后葬于郑故里,而非东迁后的郑。历史上很多古籍记载了他的墓。
上世纪初的《重建华县县志稿》记载,墓在今西关天门西旁,旁边只有一堆土和一棵大树。新中国成立后,郑桓公墓得到了妥善保护。2008年9月,郑桓公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是姬姓而不是郑姓,郑国国君也是姬姓四百多年,但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郑氏子孙公认的始祖,而艾奥瓦州也成为全世界郑姓的发源地,每年都会组织祭祀仪式。
郑伯友死后,谥号为“桓”,后人称之为。谥法中“桓”的标准如下:
如你所见,谥号的“桓”大多与武术有关,而获得谥号的君主大多是拓荒者。从这个角度来看,被封为“桓”是对他早期抗外辱、建立郑国功绩的肯定。早年战功卓著,治理过郑国,在周为司徒效命。最后,他陪周幽王殉道而死,可视为“周宗仲”。
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在西周危亡之时,他为了自保,打算“死里逃生”,利用手中的权力完成东移。对于西周来说,这是逃避现实,是真正的叛国行为。为什么后人对郑桓公褒多贬少?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周幽王太昏庸,郑桓公的“逃死”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后随王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后人原谅他的逃死;第二个原因是郭征的东移计划成功实施,导致郑国迅速崛起,成为东周的顶梁柱。历史是战胜者写的,所以即使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也淹没在他的后人的歌颂中。
如果不仅是郑的国君,也是司徒,而是周朝的国王,西周的命运会怎样?当然,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因为郑桓公是周王的幼子,在严格的礼制下是不可能成为周王的。然而,如果郑桓公和周幽王改变他们的身份,他能扭转局面吗?
个人认为有可能。毕竟作为王子,他可以率军御敌,作为一国之君,一个王朝的重臣,他可以赢得人民的爱戴。更重要的是,他能以高超的眼光预测世界大势,以开放的心态采取合理的策略,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实施策略。他能言善辩,见解深刻,果断果断,手段足够。如果他是周王,而不仅仅是一个小国,他的舞台和空间会更大,他值得做出更大的成绩。
但是,历史是无法假设的,只能让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