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历史的终结
作者刘玉,全国人大硕士,哥大博士,哈佛博士后,前剑桥教师,现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这么重量级的背景,任何人看到都会震惊。但更吸引我的不是这些外在的名字,而是那些与她学者精英身份背道而驰的字眼:非主流,反鸡汤,深刻,犀利透明,自由流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充满现代感和时尚感,又有一点嬉皮,小众,颓废,文艺范和无厘头,金句频出,清爽辛辣。
世界就是这么功利浮躁,有趣的人少,深刻的少,有趣而深刻的更少。通过这些有力而温暖的文字,我读到了一个有趣而深刻、坦率而聪明的刘玉。
我在很多年前就知道这个名字和这本书,大概是2010刚出版的时候。书名和书名让我误以为是男作家的书。我的第一直觉是,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这本书浩如烟海,转瞬即逝,没有吸引我去读。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就是缘分。一个人和一本书的相遇,也是缘分。不相逢,便是缘分。就算见了面,也不一定能理解。当缘分来临时,我们会相遇。
那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又打开了?我得从周濂说起,她是刘玉的丈夫。前阵子在听喜马拉雅人大哲学系教授周濂的一门关于西方哲学的课,从喜欢上周濂的课到对刘玉产生兴趣,我并不知道他们其实是一对。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这本书可以说是对这句话的深刻实践。刘玉审视一切:街上的疯老头、室友、爱情、电影、书籍,从制度到鼠标,共101,分为五个主题:论他人如地狱、论自己如他人、论人生的不可知意义、论爱情的不可能、论社会的不可知与不可能。标题《给你一颗子弹》是其中一部的标题。
善于用严肃的政治话语比喻平凡琐碎的生活,庄与谐的碰撞产生一种奇特的幽默感;常用各种脑洞大开的精彩比喻,既准确又独特;既有小情绪中流露的感性,也有严谨逻辑中传达的理性。
这本书记录了刘玉从2005年到2009年的生活,尤其是2006年到2007年在哈佛读书的生活。涉及面广,包含信息量大,思想深刻。很多典故和比喻需要广泛的常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政治知识背景。如果我在1989年去读书,可能因为自身认知和阅历的局限,很多精彩的地方我都理解不了。就算看了,也只是撇了一下水就过去了。即使是现在,有些文章还是觉得有些迷茫。
但大部分还是让我捧腹大笑,会心一笑,思考或者回味无穷。总之,我爱不释手。尤其是下面这20条,读来相见恨晚,心有戚戚。
当我对一本书感到“沉迷”的时候,我通常不会在太开心的时候忘记它,而是会仔细研究它——为什么这本书会让我感到“知己”,它们对我意味着什么?看人生是从看自己开始的,不是吗?
每个人都是宝。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总会惊喜或意外地发现更多的自己,所以更“沉迷”。这个挖掘宝藏的过程,叫做“自我意识”,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使命和义务。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还能谈什么?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我的理解:一千个人在同一本书里看到一千个不同的自己。读书就是这样影响一个人的。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在书中读自己,只在书中找自己,检查自己。”
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执着眼前的六便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查尔斯特别敬畏的原因,他抬头看见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月亮。
这篇文章表明了我对梦想的态度:我从来没有查尔斯那样的勇气或纯洁——他其实并没有“选择一个梦想,而是被它击中,被它俘虏”。对我来说,梦想的位置永远在现实的后面,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我不会只满足于手头的六便士,只有抓住了手头的六便士,我才敢抬头看月亮的亮度。
刘玉写了她在国外学习时如何处理公共厨房的卫生问题,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分享。她把这个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看作是对另一个问题的反思和实验:“有可能有一个理性、和谐、公正的公共秩序吗?如果可能,它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没有,它的障碍是什么?前者是生活问题,后者是政治问题。”
喜欢这篇文章,我发现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这种能力: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提炼出对一个高度问题化的问题的深刻见解,哪怕两者看似相距甚远。
刘玉把学者们神秘而深奥的学术工作在外人眼里理解为只是一条“生产线”。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工作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有多少人有勇气和能力去真正追求心灵的自由?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些被制度化太久的人一样,我们无法适应监狱外的生活,偶尔会想着“飞越流水线”,却又害怕流水线外的深渊。
我的思考是:既然“饭碗没有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义务”,那我们就需要在流水线之外,培养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爱好,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去面对和取悦自己的灵活性,抵制流水线的制度化。
套用马克思的话,“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刘玉把生活中的事情分为“简单再生产”(你为了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和“扩大再生产”(你真正喜欢和向往的事情)。这也非常准确地概括了我生活中的两种事情。
刘玉对两种事务的态度也是我的心声。“我们要做的,就像一个包办婚姻的又丑又坏的老头,挡住一个女孩对私奔的渴望。”这句话多少减轻了我的自责,事实证明不止我一个。每次不情愿的被琐事纠缠,心里总会想念那些甜蜜的恋人——读书,写作,电影,音乐,讲座,一个人四处游荡发呆……恨不得马上见到他们。
看,刘玉总是擅长用政治类比来生活,而且总是有许多这样的隐喻既出人意料又有趣。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多么长的清单,这些清单里写了多少美好的东西,却总是被推迟、搁置、腐烂在时间的阁楼里。”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明明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想做,却反复告诉自己“等我做完手头的事情再做这些事情?”那你就要忙一辈子了,不然干完就没热情了。结果你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也和梦想中的美好生活渐行渐远。
我有两个时期非常强烈的“人生被搁置”的感觉,一个是准备在职硕士论文答辩,一个是准备一个重要的考试。那段时间很不开心,要硬着头皮发力。症状和相思病差不多,因为我上面说的那些甜甜蜜蜜的恋人都被关在黑屋子里,整天想不出来。
后来我选择了从不搁置,也不推迟。既然人生短暂,充满了“如果”,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在每一刻都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都说“巴黎”是个比喻,指的是一个人追求梦想的勇气,但我不这么认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模糊的感觉“巴黎”指的是对“生活在别处”的向往:如果你移民了,如果你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如果你换了工作,如果你换了大房子,如果你换了人,哪怕你有来生...
但问题是,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你的生活未必会更好,因为出问题的是你自己。以上所有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你自己。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是这样做的:如果你真的想在别处生活,那就为你的目标行动,不惜任何代价;不然就原地不动,珍惜每一刻。幻想和抱怨都没用,就像剧中女主角那样愤怒绝望到丢了性命。
这篇文章突然让我明白了:原来我莫名的怦然心动或者狂喜根本不是爱,而是暗恋。更准确的翻译是“我短暂地、热情地、但羞涩地喜欢过Ta。”。
我第一次从朋友那里学到这个词。暗恋的魅力来源于幻想,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不可能长时间陷入幻想。于是,幻想消失,压榨油耗尽。
提醒是:美眉来了。首先你要有辨别的智慧,其次你要有判断是否应该行动的智慧,因为“在一些可能性面前转身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勇往直前是一个愚蠢的错误。”
刘玉觉得在美国有一种“历史终结感”,但回国的可能性更大。在美国短暂的几段人生经历让我也有同感。这也是我在今天风起云涌的“移民潮”中始终“坚定不移”的根本原因。对我来说,意味着食物和自我实现的更多可能。
很酷很流行的一句话“一个人要像一个团队”就出自这篇文章。它的整句话就是“一个人要像一个团队,为自己的头脑和内心招兵买马,不气馁,呼唤和热爱自由。”
我说的其实是一个人与自我的关系:外界的一切都是可得而不可得的,只有你自己才能索取。
这篇文章很搞笑。剑桥和牛津的传统活动——正式大厅(Formal Hall),是上流社会的正式晚宴,但却遭到刘玉的嘲笑甚至讽刺。这种权威、地位、严肃、高端的瓦解,是一种撕掉虚荣的外衣,嘲笑自己对外界的真爱,是我喜欢刘玉文字的主要原因之一。
《吞下红丸》讽刺电影《黑客帝国》的“故作高深”。还有这些文章,一瞬间潜移默化的触动了我的心灵:约会文化,最好的时光,爱情饥渴,论婚姻制度的演变趋势,超越那一天,政治的终结,人类消失后的生活以及学校的牛在哪里。不小心写多了,就不写了,自己去看。
至于书中层出不穷的金句,我给你抄了几句,如上图(文字不好看,请自动忽略),上面引号中的斜体也是取自本书中的原句。看了,是不是很爽很过瘾?当然,如果脱离上下文孤立地阅读一句话或一段话,难免会理解不了它的意思,或者断章取义,所以要阅读整本书。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刘玉说她“性格平淡,生活单薄,文字是她体验生活的方式”,所以她选择“用感情来弥补事件的贫乏”。“我相信,是一个人感情的丰富程度,而不是他生活中事件的密度,决定了他生活的质感;决定一个人生活色彩的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眼前的风景。”
审视自己,我没有错。人生平凡而单薄。我通过文字体验生活,捕捉每一个细微的感觉。所以,你看了这些文章,感谢你耐心听我唠叨。
P.S .现在看的是她的另一本书《思想的水位》。刘玉自己说,她通常写两种文字:生活随笔和政治评论。《送你一颗子弹》是前者,《思想的水位》是后者。文笔相似,后者略显冷硬,讨论的话题也不一样,都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