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门的大门历史

朱迪“京南”在今南京称帝后,加固了南京城墙,戒备森严。在十三门中,他非常重视金川门,于是任命他的妹夫宝卿公主赵辉为金川门的“千户卫士”。而赵辉的“万世六朝”持续了64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赵辉的父亲赵贺作为“干户”被杀,他的儿子袭击了他父亲的哨所。赵辉生来就有“美丽的外表”和武功。永乐十一年(1413),招为公主徐,住所在后宰门北。

宝卿公主是太祖最小的女儿。她生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她的第四个哥哥朱迪继承王位时只有8岁。她是由她的嫂嫂和仁孝皇后徐养大的。她纯洁懂事,18岁嫁给赵辉,宣德八年(1433)去世。

天顺初,向朝廷申请“侯”称号。此时,明英宗正在为曹吉祥和石亨这两位已经立下汗马功劳的现役大臣恢复皇位绞尽脑汁,但他有心思顾及赵辉的封号申请,所以拒绝批准。虽然赵旭马没有被提拔,但他尽了最大努力保住了金川门。成化十二年(1476),卒年90岁。明初,京师金川门有一座关泽南,建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他的第20个儿子朱嵩修建的一座香庭,因为他没能做诸侯。

关泽南后面有一大片竹林。每到春天,竹笋茂盛,觉清就带领许多年轻人把新鲜的竹笋用盐煮熟,放在篮子里晒干,把泡好的黄豆用适量的酱油和糖煮熟,摊开晒干,放在瓷缸里,放久了也不坏,取名“笋干豆”。竹笋和豆角好吃有嚼劲,可以用来煮粥,休闲。所以南京很多善男信女都去尼姑庵讨个口味,民间也模仿。

关泽南毁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当时霍韬(魏宪,南海人,明九年状元)被任命为南靖礼部尚书,积极推行明世宗的禁佛政策。“杜南,吾皇祖为赵之基,礼当天下第一”(《霍韬集·魏崖》卷四),下令弃僧尼,拆毁庙宇。关泽南虽被破坏,但保存下来的竹笋和豆角流传下来,在清代学者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记载,至今仍是南京常见的一道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修建沪宁铁路,沿南京下关姚坊门一带,江宁府,金川门支线铁路开通入城,当时称为“宁生铁路”。从下关往南,从金川门进城,经过三牌楼、丁家桥、五莲寺、北极阁,直到中正街(今白下路)。于是,江宁府北铁路经过的地方出现了北铁路街、中铁路街、南铁路街的地名。有意思的是,修建“宁省铁路”时,在金川门洞内挖出一块石碑,“此路成铁,满清覆灭”的预言一时流传。

民国三十一年(1942)五月,当时的首都国民政府开始疏浚金川河,重修11涵洞。

民国时期,据说金川门曾被北京铁路的火车车厢压塌。

建国后1957年,金川门在轰轰烈烈的南京城市拆迁“工程”中被无情拆除。很快,就连拆城过程中发现的墙中墙(当时称为“重要文物”)也未能幸免被拆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