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历史演变
第一个美国领事馆在上海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早在1844年,美国就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和平友好通商条约》。在没有正式任命领事的情况下,美国商人亨利·沃尔科特(Henry Wolcott)在波士顿一家贸易公司的上海办事处,将星条旗升起在他靠近外滩的办公室顶端,从而成为美国在上海的第一位代理领事。
1854年,面对美国在上海日益增长的贸易和利益,美国政府任命马辉为美国驻上海的第一任正式领事。他的办公室位于苏州河北岸的黄埔路36号,这里很快成为美租界的中心。随着上海与西方的联系日益密切,美国领事馆也发展起来了。
1861年,林肯总统任命西华德为美国驻上海领事,两年后升任总领事。在苏厄德执政的65,438+05年间,美租界不断扩张,并与其他外国租界合并,形成国际租界。到20世纪初,超过65,438+0,500名美国人在上海定居。美国社区在上海设立公司、医院、学校和教育交流机构,进一步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进步。1916年,为满足员工数量快速增长和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的需要,美领馆迁至黄埔路13-14号新馆。这座价值35.5万美元的新楼是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美国使领馆大楼。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领事馆有65,438+00名来自国务院的官员,一名来自商务部的贸易专员,一名来自农业部的专员,一个在中国的美国法院,监狱,码头,邮局和一个为来访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士兵准备的阅兵场。二战前,上海曾是世界第七大城市,也曾是亚洲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但1932年,日本进攻上海闸北区,使上海与西方的贸易陷入多年混乱。1933的开发,使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80年来首次离开美租界,迁至苏州河南岸。原位于江西路248-250号卡蕾酒店旧址,于1936迁至江西路与福州路西南角发展大厦。以及194165438+2月,日军入侵上海,迫使美国领事馆战时关闭。
1945年9月5日,日本投降后不到1个月,美国领事馆在外滩28号绿邮舰大楼旧址重开,这里是战时德国领事馆所在地。战后的上海与战前大不相同。外国租界被取消,整个国家很快陷入内战。5月29日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上海。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领事官员的外交地位。4月25日,1950,马康伟总领事降下美国国旗,关闭领事馆。直到几十年后,美国和中国才恢复正式外交关系,美国领事馆也重新开放。现在的领事馆建筑建于1921。在美国领事馆搬进去之前,这栋建筑已经几经易手。原来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英国贸易公司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日本商人随家人搬进来,后来成为瑞士总领事的住所。1946年,纺织大王的后代荣宏远买下了这处房产,但不久就离开了上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座建筑被妇女联合会使用。这里曾是文革时期的“政治教育”中心,后成为政府招待所,直到美国领事馆签约,成为小洋楼的新主人。
从65438年到0972年,随着上海公报的签署,上海成为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象征。1980年4月28日,在关闭几乎整整30年后,美国领事馆在现址重新开放:淮海中路1469号。老领事馆的一名中国雇员将一面美国国旗交给了时任总领事唐纳德·安德森(Donald Anderson),这是30年前前任总领事降下的同一面国旗。目前,这面国旗悬挂在领事馆接待室,成为新老领事馆历史纽带的象征。在1997和2003-2005年期间,领事馆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部和外部装修,以保留建筑的美感并提高建筑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