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哪些?
据《史记》记载,中国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应该是西周时期的石清仕禄制度,这种制度有很大的缺陷,因为这种制度本质上是为贵族阶级服务的,这就使得穷苦人家的孩子很难通过这种制度翻身。
后来,随着西周宗主地位的下降,石清士禄制度开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举荐制和兵役制。
2.推荐系统
《左传》召公十七年有一段话:“天子失官,学于四仪。”总的来说,教育开始逐渐普及,这也是推荐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统治者为了加强国家实力,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提拔贵族子弟,而是根据能力安排官职,不考虑出身。
于是很多人要么是自愿的,要么是别人推荐的,进入了仕途。比如你熟悉的荆轲,被推荐给太子丹。《史记》有文字为证:“田光急见荆轲,荆轲当行。”
3.兵役制度
与推荐制同时存在的还有军功制度,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统治者为鼓励民众参军,选拔军事人才,提高军事实力而设立的选拔制度。战国时期,很多士兵通过兵役制度成为将军,甚至名垂千古。最著名的是田雷,他在长平的战坑里杀了40万人。
客观地说,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两个系统也是极难找到毛病的。它们是符合时代背景的产物,为未来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开辟了新的方向。
4、检查制度
秦汉建立后,在推荐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了考察制。《考总文书考卷二十八选之一》记载:“孝武元光元年冬,初令郡国给孝廉一人。”
考察制度本质上和推荐制度是一样的,只是更加专业和官方。它要求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人才,人才还要考核,不像推荐制那么随便。因为检查制度非常注重品行,所以有人称之为“举孝廉”,汉光武帝刘秀的叔父刘亮生来就是举孝廉。
值得一提的是,检察制度虽然为士人做官提供了途径,但仍被贵族阶层所控制。很多出身于茶州的人并不是真的高贵有才华,而是买通了检察员或者背后有官僚阶层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历史学家甚至称之为“作秀”,足以看出制度背后的腐败。
5、科举制度
之后就是古代最长最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科举创立于隋朝,后完善于唐代,并在历代有所变动,一直沿用到1905年,该制度被废除。科举对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有学者认为“科举就是古代的高考。”
唐代科举流程为乡试-乡试-吏部重考,主要分为常考和制考两类。北宋进一步发展科举,改革考试程序,吏部复试改为殿试。
而之后就成了北宋的定制。此外,为了防止考官作弊,考完试后所有试卷都是密封的,考生姓名被掩盖,试卷上不允许有特殊标记,有些类似于今天高考的阅卷。
而且北宋为了得到更多的人才,还扩大了科举招生。据《宋史》记载,宋太祖在位期间,曾雇用近万人参加科举考试,远多于唐朝。这与宋代重文轻武的制度有关,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者会有“宋代是文人最幸福的朝代”的感慨。
到了元代,科举考试经常暂停,没有太多新意,这里就不描述了。到了明代,科举考试有了新的变化。开始和学制结合,想考省试,比如成为各级行政单位的学生或者国子监。
而且明代科举考试的流程也略有修改,将省考改为通考,并在省考之前增加了一个县科级考试。清代沿袭明朝,几乎没有变化,但学制与科举制度完全融为一体,县衙诗改为童考。
与以往的选拔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有其自身的优势。它帮助了更多的贫困子弟步入仕途,让读书人看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也为国家带来了太多的人才。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和一代文豪苏轼都是科举出身,都是20岁考上科举的秀才。
但是,科举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仍然不能像今天的高考那样绝对公平。在许多地方,考试中仍然存在舞弊现象。即使是最重要的宫廷考试,也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心情。而且科举考试过于死板,尤其是清代的八股文,对士人的思想束缚最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扩展数据
隋唐科举考试的积极意义:
隋唐建立的科举制度具有积极意义:它剥夺了地主士绅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绅的权力,将封建官员的选拔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各级官员选拔中的腐败现象,改变了秦汉以来以推荐为主的选官制度,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通过科举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吸引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稳定,促进了教育、科技的发展。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