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史上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从秦朝中期到清朝,从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9世纪中期)

自秦汉以来,中国基本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其间有过短暂的分裂),经济基本上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地理的发展。《汉地理学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在接下来的近2000年里,中国传统地理学取得了许多成就,主要表现在疆域地理、国内外地理的描述与考察、地图、地方志等方面。同时,由于传统地理学的束缚,中国地理学长期停滞在描述阶段,缺乏理论概括。战国以后(从秦汉到南北朝,从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6世纪),中国古代的地理知识积累起来,形成了一门学科──中国传统地理学,也就是明清时期所谓的“地方地理学”。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易经》中有一句话:“仰望天文,观察地理”(图4)。唐代孔英达解释说:“天上有悬像,故称叶文;地有山川,各有组织,故谓之理。“西汉《淮南子·太训》明确提出了研究地理的目的:“俯视地理,应以制量之。茶陵的土地,水泽,脂肪和高,赚钱摆脱饥饿和寒冷。“就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搞生产,解决穿衣吃饭问题。

东汉以前,已有两部区域性地理巨著《尚书·龚宇》和《山海经》问世。山景是《山海经》中具有重要地理价值的部分,其成书时间在汉代以前。它以“山”为纲,全面描述了黄河、长江流域及其广大地区(地理范围远大于龚宇)的自然条件。《山经》共记载了447座山。首先按照定位分为中山经典、南山经典、西山经典、北山经典、东山经典五个区域。每个地区又分为几个山地系统。每一个山系都是以定向的方式连接山脉,并描述每一座山的位置、水系、自然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当然,记录是不正确的。《愚公》和《山景》都是地理作品,但不以地理命名,风格各异。东汉班固写《韩曙》时,有第一章名为“地理”,即《地理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新儒家形成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国地理学在疆域地理、地图、水系、外国地理、地方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古代地图学是以平面制图为基础的,战国至西晋时期是中国地图学理论的建立时期。现已发现这一时期的地图有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的《赵宇图》(图5)和《中国地理史》。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木板上绘制的战国末期地图、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地形图(见彩图)等。在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深水(今小水)的水道及其支流大部分接近现在的地图(见马王堆出土西汉地图)。西晋的裴秀根据前人的实践,总结出了绘制地图的六大原则,即“画六体”:“分比”(比例)、“准望”(方向)、“内道”(人行小路)、“与人争”(脱高)、“邪边”(取斜边)、“取直边”(取直边)。这六项原则是中国最早的制图理论,中国的制图家一直沿用到清初(见《地图学》)。三国时期出现了水系专著,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水路专著─《水镜》。《水经注》继承和发展了龚宇《引水》的记载,将龚宇记载的35条河流增加到137条,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水系分布的知识,但内容过于简略。为了弥补前人的不足,北魏的李道元从田野考察和前人著作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记载来注释水镜,完成了名著《水镜注释》。共记述了1252条河流水道,并对每条河流的起源、脉络、地理情况、历史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很多记录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西汉多次派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张骞及其副使分别到大湾、康居、大岳、大夏、乌孙、安息、身毒等地,了解中亚(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西亚(伊朗高原及两河流域)、南亚(印度)的地理情况,撰写文字材料。《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都是根据张骞等提供的材料写成的。它们是最早记录中亚和西南亚,介绍西域人口、军力、风俗、物产、城市交通、水文、气候以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地理专著。

东晋高僧法显于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出发,西过青脊,后南下印度,在此居住多年,再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由海路回国。《法显传》记述了他所游历地区的地理情况,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中亚、印度、南亚的游记。(隋唐至清初,6 ~ 17世纪)隋唐、宋、元、明、清初封建社会高度发达时期,中国传统地理学在田野考察、地图、地方志、演化地理学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出现了新气象。

田野调查结果唐代颜真卿任福州刺史时,在江西南城县马姑山顶发现一枚蜗牛壳化石。他认为这是沧桑的遗迹,写下了“福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沈括在1074考察太行山时,看到太行山脚下有“蜗牛壳和鸟蛋一样的石头”,于是断定此地是过去的海滨。他进一步指出,太行山以东的大陆是由黄土高原的河流携带泥沙形成的,这是对华北平原形成的最早的科学解释。

对黄河源头的正确认识是由唐代和袁宝的实地考察者奠定的。据《新唐书·吐谷浑传》记载,唐贞观九年(635),侯、李道宗曾到过“星宿川”(今星宿海一带)“见河”。元朝统一中国后,忽必烈任命女真人巡视河源地区。潘安孝《河源志》记载了这次考察,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一带。

继法显等人之后,唐玄奘在贞观元年(627;说到贞观三年,629)从长安出发,西行至印度,走遍印度,17后回到长安。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记录了当时中亚、南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气候产物、交通道路、城市风俗、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等情况和特点。

南宋时,范成大记述了桂林的溶洞和峨眉山植物的垂直分布,并探讨了桂溶洞的成因。

元朝时,卢野·楚才游历中亚多年,写了一本书《西游记》。王大元在印度洋沿岸的亚非各国游历甚广,著有《海岛规划概论》。永乐三年(1405)后,郑和等人七下西洋(指北印度洋及其苏门答腊以西沿海地区)。他们从江苏太仓出发,向南航行,访问南洋群岛各国,然后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访问了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在郑和航海图中,绘制了从长江口到非洲东海岸沿途观察到的海岸线、港湾、山脉、岛屿、沙洲、浅滩、珊瑚礁和实测海洋深度,留下了郑和等人横渡印度洋的宝贵记录。与郑和同船远航的马欢、费信、龚珍,将沿途所见所闻写在了西方的《瀛雅胜览》、《星查胜览》、《番国志》三部地理著作中。

地图成就唐代制图员贾丹绘制的《海中外人图》“宽三尺,竖三尺”,开创了中国地图史上用朱、墨两种颜色标注古今地名的先河,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用。宋代沈括画了一幅天下郡县图;南宋时,黄裳画了一幅地理图;绍兴七年(公元1136年),刘玉和傅昌在石碑上刻下了华夷和于吉不同方向的地图。《于吉图》上有一幅画,“每边折百里”。元代朱思本所绘《禹图》长7尺,宽7尺,也有绘图。这种方法在明清绘制的地图上也很常见。因此,绘画是中国传统地图的特点。隋唐时期,图经取代方志,成为方志的主要形式。已知保存最早的图片是唐代沙洲都督府的图经和西周的图经(两者均为残本)。北宋时期有专门的机构编纂地方志,地方志数量大增,文风定型,从画经阶段进入方志阶段。宋代有代表性的地方志有《长安志》、《吴郡志》。明清时期是中国编纂地方志的鼎盛时期,《中国地方志统一目录》8200种地方志中有7000多种。

演化地理学在这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唐代李继孚的《元和县志》和宋代的《太平玉环记》就记载了各州县下的演化地理内容。王应麟的《宋代地理通鉴》(图6)和顾祖禹的《清初读史地纪要》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演化地理学专著。明代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一些从事地理研究的学者,敢于突破旧的束缚,重视“实用”,有意识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中国的地理学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萌发了中国自然规律田野调查研究的新方向。主要代表人物有徐霞客、顾、、等。

明代徐霞客265,438+0岁开始旅行。经过30多年的旅行考察,他取得了许多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比如在《长江溯源》中,基于明确的计量概念,他提出了“江是河的两倍”的结论,并在世界上首次对长江和黄河的流域面积进行了比较。《溯河到济源》收录于《徐霞客游记》。

明末清初,顾严厉批判地理研究中不切实际的空谈和议论,主张“君子学而救世”,著有《天下各县各国病志》和《赵宇志》。

孙岚在刘婷的《我的大地物语》和刘宪庭的《杨光杂记》中指出,过去的地理学著作大多停留在“记事”的阶段,缺乏对原因的探讨,主张研究“天地之理”,即自然规律;既要“说为什么,又要说是自然。”孙岚在论述地形变化时有精辟的分析,刘宪庭在观察物候时有精辟的分析。明中叶至清中叶,即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即明朝万历十年(1582)至清乾隆(1736 ~ 1795)约200年,是西方地理知识开始传入中国的时期。16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c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推动,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和知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们对地球形状、陆地和海洋分布以及诗鬼地理的了解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欧洲殖民扩张的背景下,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他们把他们先进的地理知识传播到中国。意大利的利玛窦、龙华民、朱利奥·阿莱尼、比利时的费迪南德·南怀仁、法国的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米歇尔·伯努瓦等。

利玛窦于1582年抵达中国,于1610年在中国北京逝世(图7)。他曾编制过《伟大的宇宙地理图》(图8)和《两器玄览图》等。,并把西方的地球圈理论、地图投影、测量经纬度的方法、有关五大洲的知识介绍到中国。

天启三年(1623),朱利奥·阿勒尼写了《法杖外纪》(5卷),有世界总图和各大洲子图,详细介绍了世界。这是第一部用中文描述世界地理的著作。同年,龙华民和阳马诺制作了中国最早的保存完好的地球仪,上面有中文注释,彩绘的陆地和岛屿形状较好。这个地球仪保存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

康熙十三年(1674),南怀仁写了《坤於菟说》(2卷)(图9)。中国地理史

第一册论述地球的形状和山川、河流、潮汐等自然地理知识,第二册介绍世界各大洲、各国的情况。附图显示的是澳大利亚。

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 ~ 1718),康熙帝任命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带领国内测绘人员完成了《故宫全景图》的测绘工作。他们完成的国家三角测量处于世界各国前列;规定每隔200英里,地球的经度将与1800英尺结合一次,即每英尺的长度等于经度的百分之一秒。这种用地球形状来测量尺度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还发现经线的长度不等于一度。

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五年(1760 ~ 1770)期间,米歇尔·伯努瓦等人利用中国学者明嘎图、贺国宗在新疆的调查成果和现有地图资料,编制了《乾隆内府图》。米歇尔·伯努瓦在他的《昆玉全图》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运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