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基地建设专项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办法。

一、乡镇企业“贸工农”出口商品基地建设专项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乡镇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在“九五”期间将继续安排专项贴息贷款,用于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九五”期间,每年贷款2亿元。由国家计委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国人民银行纳入信贷计划,财政部门安排贴息资金。第二条为贯彻国务院指示精神,落实六部委《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意见》,加强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基地专项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章项目选择方向第三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对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数量和加工深度,开发出口新产品,增加花色品种,改进包装,提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能力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惠支持。第四条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1.出口潜力大、创汇多、经济效益好、有一定规模的重点项目。

2.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贸工农”一体化,促进创汇农业发展。

3.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出口创汇效益的项目。

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的项目。第三章投标企业和项目的基本条件第五条投标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乡镇企业。

2.两年以上出口业绩,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或出货量16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

3.在农业银行开户的企业。第六条“贸工农”联合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企业、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出口企业、列入序列的大中型企业和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优先考虑。第七条招标项目的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建设贷款利息、流动资金),由地方自筹。

募集资金不得低于50%,其中企业自有资金不得低于25%。自筹资金不落实的企业不得参与投标。

用于民用建筑的资金不得超过总投资的25%。第八条招标项目由当地农业银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贷款评审。第九条招标项目应在银行贷款之日起一年内完成。项目建成后,原则上应保证80%以上的新产品出口。第十条获奖项目必须在三年内还清贷款。第四章项目申请和审批第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要按照本办法的要求组织项目,并正式上报。报送时,将按顺序排出项目汇总表和标书一式五份,分别报送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农业银行。

与外贸公司合资的项目,汇总表和标书由各地分别填写,与地方项目同时报送。外贸公司按公司顺序将项目汇总表分别报送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农业银行。第十二条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对上报项目进行平衡和审核,并联合下达项目计划。中标项目的贷款计划和资金由农发行发放。中央财政贴息由财政部下达。第五章项目补贴第十三条贷款第一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按年利率4.32%给予贴息,其余部分由企业自行承担。第十四条中标单位收到银行贷款通知后,应尽快持银行贷款通知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贴息。第六章项目后管理第十五条“九五”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镇企业局对获奖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中标后,项目单位在收到贴息贷款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分两次填写执行表,由省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汇总上报。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后期管理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贸工农”办成员单位。第十六条“贸工农”办公室不定期对申报项目进行检查,对获奖项目进行检验。

对不能按要求及时报送材料的省区市,视情况在一年或几年内不再安排新项目。第七章其他有关事项第十七条招标项目汇总表和1996各地招标文件应于5月底前提交,逾期不予考虑。1997以后各年的项目在前一年6月底前上报。第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乡镇出口企业“九五”计划,并建立项目库。

从给定的数据来看,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瞄准目标,“精准滴灌”扶贫

为了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实现精准扶贫,需要精准定位扶贫区域。可以从全市扶贫重点乡镇中选择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难度最大、历史欠账最多的乡镇,划分为若干个贫困地区,作为扶贫的主战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贫困地区确定若干小区,按照建、全、付、放的要求,向贫困地区转移领导、帮扶和项目资金。要市县村四级联动,严把入户调查、申请评定、公示、抽查和信息录入关,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建立详实的数据数据库。坚持对贫困人口分类指导,采取适当措施,每户提供一本台账、一份扶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全面开展帮扶,有效解决了扶不到点、扶不到根、扶不到实的问题。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和管理,建立贫困人口准入和退出机制,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整合资金,“合五指”解决问题。

用项目资金“撒胡椒面”,很难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质的飞跃,这也是连年脱贫的原因之一。为此,要注重涉农项目资金的组合,建立“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炒一个菜,一起捧一桌一座”的部门协作机制,整合整村推进、以工代赈、财政项目奖补、农村危房改造、道路建设、安全饮水、文教卫生、双部门帮扶等扶贫项目资金。注重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作用,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补贴、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发展互助基金项目、以奖代补支持群众发展产业等多措并举支持农民贷款,撬动更多资金用于扶贫开发。注重加快融资机制改革,重点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简化手续,积极发放双惠贷和妇女,缓解贫困群众问题,实现补贴资金直付到户,为扶贫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盯住短板,以“全面造血”强健筋骨

劳动力素质低、产业支撑弱、基础设施滞后、生存空间狭小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功能性障碍。不解决造血问题,单纯的输血无疑是杯水车薪。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致富能力,“连根拔起”。积极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实现转移劳动力、贫困家庭、新“两代人”、中青年农业劳动力和自由创业者技能培训全覆盖,促进培训与就业创业无缝对接。培育富民产业,“改穷业”。因地制宜,立足比较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培育区域特色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能够稳定增加人民收入的长效产业。强化基础支撑,“改穷面貌”贫困农村水、电、路、房、通讯等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将有效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统筹贫困地区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公共服务水平低导致的扶贫链条。开展易地搬迁,“搬穷窝”。针对贫困地区部分村庄自然条件差、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实际,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统筹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宽群众发展空间。

创新举措,“多轮驱动”产生实效

要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打好组合拳,推动扶贫方式转变。推动电商扶贫融合发展。把支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通过招商引资搭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把电子商务培训作为扶贫培训的重要内容,支持和引导全民开网店,组建以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购销员为骨干的电子商务团队。推动旅游扶贫融合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乡村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工程。要推进交通扶贫一体化发展。把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作为扶贫和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积极争取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整合交通扶贫资金,动员群众投劳,加快农村畅通工程建设,打通户户和产业道路。

激发潜能,“社会大合唱”凝聚力量

要坚持统筹干部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奏响扶贫“大合唱”。注重帮扶力量的合理搭配,尽力使联村单位的职能适应贫困村的村情,使联村干部的能力与帮扶贫困户的难度相匹配,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贫困户全覆盖、队伍全覆盖。妥善制定帮扶规划,完善发展规划,逐乡逐村建立帮扶台账,逐户落实帮扶责任。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注重利用好对口帮扶资源,统一确定帮扶重点,积极创造帮扶条件,发挥帮扶单位的功能优势,帮助群众解决一系列发展问题;注重利用好社会资源,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和社会名人投身扶贫。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督,积极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鼓励和支持群众实施自建项目,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