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人来自中国?
马来西亚人不是中国人。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是中国的后裔,他们在明朝、清朝和民国时期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迁移到马来半岛,持续了数百年。马来西亚华人在古代习惯称自己为唐人、华人。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们开始自称中国人、华人、华侨。马来西亚独立后,他们开始自称中国人和华人,成为马来西亚国民,不再自称“中国人”和“华侨”。根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项统计,印尼有6543.8+0.6亿南岛语民族及其分支,马来西亚有6543.8+0.4亿,菲律宾有5000万。这些说南岛语族的人也被称为马来人或印度尼西亚人。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里,总觉得这些热带地区的土著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马来人可能来自中国,与众所周知的“百越”关系密切。
中国南北的不同风格。
公元前4000年以前,中国北方还处于龙山文化最后的辉煌时刻,以陶、鼎、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开始在黄河流域流行,这也为北夏商周时期的文明奠定了雏形。
然而,当时长江流域和南方的居民与居住在遥远的黄河流域的汉族祖先有很大不同。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南方稻作,不仅在生活方式上与北方不同,而且大量使用北方罕见的玉、玉、玉_等玉器作为权力的象征,与北方站在了一起,被后世称为“成为鸽派之国”。兵者强,天下不可夺。“当时中国南方虽然与北方文明差异很大,但在文化、民族、语言上与东南亚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中国古籍记载,唐朝时,有少量唐人南下马来半岛从事商业活动。当时的唐人主要以经商暂住为主,并未大量定居。
到了明朝,大批叛军和回民开始向南海(即马来群岛)迁移。由于对明朝的巨大贡献,郑和多次留在拉曼嘎,后来又把拉曼嘎、巨港、泗水建成他船队的大本营,还安置了几个回民做地方首领。巨港有石金清,泗水也有几个。Sunanampel、Sunanbonang、Sunankalijaga、Sunangungungjati和SunanGiri等。被尊称为爪哇岛“九圣”的阿迦,以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百里米苏拉和曼拉贾王,据说接受了波斯伊斯兰教的伊斯坎达沙阿称号,但他没有皈依。至今,马六甲仍有大量与郑和回民有关的遗迹。据《明史》325卷记载,郑和曾护送国王拉曼嘎、苏米腊等一大批大明人员,计500人,在拉曼嘎定居。同时,伊斯兰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也促使回民和唐人在曼拉贾的活动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