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指我们在考察一个具体事物时,必须联系与之相关的一切事物来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它的性质、特点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之所以要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是因为世界本身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它们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事物的独立是相对的,联系是绝对的。唯一不同的是接触的方式和程度。它们之间有一些直接的联系,也有一些间接的联系。有的是初级接触,有的是次级接触;有的联系紧密,有的联系松散;有些是垂直的,有些是水平的。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的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同时,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又相互矛盾和斗争,从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由于事物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矛盾性质的不同,矛盾斗争的特点和方式的不同。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直接斗争、间接斗争、暴力斗争、非暴力斗争、积极斗争、消极斗争、激烈斗争、温和斗争等等。没有事物的矛盾原理,就不可能考察具体事物应该或将要如何发展和运动。考察中国究竟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根据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不是道德选择,只能从当今世界普遍的社会联系及其矛盾运动中寻找答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解放后,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周围的世界环境。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那就是尽快发展生产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否则还是很难从根本上摆脱被帝国主义欺凌压迫的命运。周边环境如何?就是中国已经被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包围了。然后看看自己的情况,生产力那么落后,战后一切都是一片废墟。要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摆脱这种局面和命运,就必须选择一种能够尽快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强大起来的基本制度。建立这样的制度,必须具备以下功能和效果:第一,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生产力运用到极致;第二,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第三,要能够长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作用,长期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生产力。要实现这一点,这个制度必须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绝不能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制度。如果仍然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剥削制度,一是不可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二是即使取得了暂时的发展,随着贫富两极分化的出现,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也必然开始。当权的统治者为了秩序和阶级利益的维护,必然会动用国家机器进行压制甚至暴力制服。如果社会矛盾激烈,甚至可能最终导致统治者寻求外来势力的援助,国家再次四分五裂,从而无法持续保证生产力的最大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走上工业化道路所需的原始积累。这只是实行公有制的最佳选择。试想一下,解放前中国有多少工业?连火柴都叫火柴,何况农业。即使在我看到的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很多农民还住在茅草房里,上一代的农民也时不时地跟我们说:“你们生在新社会,真是自得其乐。你有房子住,有书读,有饭吃,有衣穿。”这说明旧社会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还从自由资本主义出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用了几百年才完成原始积累。众所周知,“守财奴”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说不定这个过程还没结束你就又被吃了!公有制的选择必须是人民民主专政,赋予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对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分有力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它将对破坏公共财产和这种公共制度的人实行专政,否则,公共财产将不可避免地被少数人占为己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对少数敌对分子和破坏分子实行专政,是在中国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制度,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只有选择这种制度,才能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尽快摆脱贫穷落后,最终战胜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压迫。这也是为什么其他摆脱了殖民地的国家很难继续搞资本主义的原因。这个道理也可以分析为什么有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会突飞猛进。任何事物都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都是整个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不信?化妆理论家可以试试。毛泽东说,认为中国社会不发达,生产力落后,主张资本主义时期的观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这实际上是真理。机械唯物主义者往往不知道如何从联系和矛盾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不知道联系是矛盾的联系,矛盾是联系的矛盾;不知道如何从具体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寻找答案;认为世界的运动是一种机械的运动,同时在运动的规律性方面,只注重事物运动规律的普遍性,而忽视了事物运动规律的特殊性和运动方式、特点的复杂性,以致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社会运动都是用这种运动来看的。似乎每个国家或地区都要从一个社会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社会,缺一个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