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墟镇的历史演变
桑墟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早在北宋时期,农民起义军宋江就率领起义军在此作战。明朝洪武年间,有个桑市店,去东北。明清时期,由水路运往海州城的客船,都以桑墟为驿站,船车往来,商贾云集。民国初年,天启寺和大虹桥建在桑葚遗址的南面,盛况空前。古代有桑徐湖,与清漪湖、硕象湖相连,水运便利。文人经常在此泛舟,对吟诗作对,清末民初逐渐淤塞消失。民国29年编入东海县抗日民主政府,1949年5月归还沭阳。40年代,刘少奇、陈毅、张爱萍、李一氓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沭阳县桑墟区成立,1957撤区并乡。1958年9月,桑墟人民公社成立,被评为中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1983年4月更名为桑墟乡,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