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为什么会突然崩溃?有什么历史必然性?
隋朝灭亡与皇权的斗争始于东汉,盛于两晋,包括隋唐,仍是皇族的主要对手。一般来说,隋朝时期门阀的权力可以影响皇权的权力。隋文帝拒九品,杨光兴科举,也是门阀对抗的标志。科举开辟了冷门的仕途。想法是对的,只是时机不对。第一,当时书籍有限,内部流通,普通人根本不具备应试能力。因此,即使举行了科举考试,大部分官源仍掌握在门阀手中;第二,新的政治人才还没有成长起来,而此时的杨光还很弱小。所以表面上看,科举制度也提拔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但他们实际上只是门阀制度的点缀,权力还是由门阀垄断的。
大隋朝刚建立的时候,虽然门阀强大,但是新建立的国家氛围还是比较干净的。杨光登基之初,就已经意识到了门阀对国家的危害。当时,杨光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措施,革故鼎新。然而,大家族从来不愿意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紧紧抓住朝廷和地方政府不放,为杨光的和平与安全而进行的各种善政,要么被礼仪所拒绝,要么迫使杨光继续实施有利于领导家族的混乱政策。很多法令出台后,都不得不尴尬收场。
很久以后,立志改革的杨光终于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改变不了什么,也无能为力。世家大族联手,连皇帝都没有办法硬抗。杨光虽然是皇帝,但如果他真的一意孤行,损害了整个贵族阶层的利益,总有一天会被突如其来的一股箭射中,或者死于一杯毒酒,然后重臣再另立宗室,指望他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好处。
隋死于内乱。这里的内乱不是农民起义。因为我们的王朝是从一次农民起义开始的,所以我们喜欢夸大农民起义的重要性,总是牵强附会地把王朝兴衰这个复杂的问题归结为“民心所向”这种虚无缥缈的原因。农民军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多也是乌合之众。从古至今,农民阶级只有朱元璋自己起义成功过,或者说主要是依靠民族矛盾的推动力。
隋末动乱,门阀自然是军队的中坚力量。这里不说陇西的门阀,更多说的是国内的盗贼,也就是隋朝的各个藩镇。他们有组织,有良好的后勤,有强大的政治号召力,手下有各种人才。他们是一支完整而稳定的政治力量。藩镇之下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有的还是镇守边境的精兵,战斗力甚至强于朝廷的野战军。而且他们熟知朝廷的强弱,选择在朝廷最弱的时候出击,用硬刀子在大隋背后捅刀子。
隋朝后期,以王、罗毅、李渊为最重要,最终李渊取代隋。李门阀人脉庞大,半个河东道。留在太原的李渊,手握关右十三郡军。他是负责该国北部边防的重要部长。杨迪皇帝任命他在陕西保护土耳其人。没想到李渊和突厥勾结,以突厥可汗为君,向他进贡,献上美女,然后和突厥联合起来,在自己的祖国内部侵略,杀了他。
而由王统率的江都三万江淮兵,本来就是隋朝最精锐的武装力量之一。杨光死后,他也与唐力争夺世界。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说罗毅。罗毅麾下的武士战士是当时隋帝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虽然人数只有5000人,但他们的战斗力极强。这五千人是魏王杨爽训练的精锐部队。隋唐最重要的世家罗衣,出身贫寒。杨光破例一手提拔了他。他一直视罗毅为知己。杨爽死后,赐给他隋朝最精锐的五千铁甲骑兵,封他为大将军武士,在财力和职权上给了罗毅一个大后门,造成了罗毅势力的迅速壮大。杨光把这五千武士作为他的王牌,用这支兵马威慑东西方。他从来不轻易动员,连三次关键战役抗击高句丽都不愿意让他陪。
隋末,杨光欲调罗毅剿共,罗毅志在中原,不听号令,以防备高句丽入侵为名,将邻近的柳城、燕、辽东三郡全部收归囊中。
铁甲骑兵需要配备两三匹战马,还需要大量的马夫和兽医,所以罗衣的五千铁甲骑兵极其昂贵。罗毅与朝廷反目后,再无朝廷援助。为了供养战士,幽州百姓穷困潦倒,赋税比其他地方多一倍。丢了钱的人逃到了其他地方。在很多人被分离的乱世,底下的人口就意味着士兵和税收。如果各圈诸侯互相争斗,肯定会想尽办法减少对方治下的人口。罗毅所在的幽州地区比较贫瘠,装备和骑行都很难支撑,最终让罗毅陷入了经济、民心、人口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他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装备和骑行,却无法攻占世界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只能投身于唐高祖。然而,罗毅回到唐朝后,他把宝押在了李身上。为了显示自己的忠诚,罗毅对李世民不屑一顾,态度粗暴,与李世民多次发生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很深。玄武门之变后,罗毅在贞观初年打着为旧主报仇的旗号造反。战败后,罗毅去土耳其避难,途中被奴隶杀害。当然,这是后话。
另外要说的是杨玄感。隋末叛乱无数,但杨玄感之乱是继唐高祖之乱后的致命一击。
杨玄感当时地位很高,因为杨光怀疑苏阳,于是叛变。苏阳的门生遍布朝廷,杨玄感在帝国的政治高层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这样一个根基深厚、潜力巨大的重量级人物造反,为其他厅、大阀树立了取杨之位的榜样。
最后,宇文家族,正是他们的反叛结束了杨光的生命。《子同治鉴》中,于说“虽主无道,威胁犹善,卿等人死,正如窦宪取死耳。”可见,杨光在当时的全国还是有很强的威望和号召力的,大部分官员和军队还是忠于他的。他仍然有能力向大多数地方将领发号施令,并惩罚逃亡的士兵。
隋末河南之乱后,杨光长期留在扬州,没有回到北方的长安。并不是像宣传中描述的那样丑化他,而是自欺欺人的逃避,一心只想在扬州吃等死,享受自己最后的几年。杨光的想法非常明确。此时,他已经失去了镇压北方叛军的把握。北方的局势太危险了。突厥人、高句丽人、唐高祖人、罗毅人以及无数的农民军都对洛阳构成威胁。与其在鬼门关里瑟瑟发抖,还不如干脆留在江都,比较安全。万一北方局势完全失控,还能像有长江天险的江南聚拢半壁江山。可惜一场意外的兵变打破了杨光的如意算盘。宇文化及扬州兵变,不是被外敌和农民军杀死大隋,而是被小强之祸所灭。波澜壮阔的隋朝以两条人命告终,实在可惜。
却说时,炀帝之侄即位,镇守豫州的越王杨侗,在称帝,招瓦缸义军首领李密为邱,讨伐。宇文化及在河南溧阳战败,于是他毒死了杨浩,自立为帝,沉迷于帝王之位,不久后战败被杀。这是后话。
隋朝死于宗教的诅咒是隋文帝下的。隋文帝继承北周统治后,改变了周天子宇文雍灭佛的政策,把灭佛作为巩固自己主权的政策之一。
他首先下令修复被毁的寺院,允许人们出家,让每家每户出钱创作佛经。史静、并州、香洲、螺洲等各大城市的佛经全部由官府编撰,分别收藏在寺院和秘阁,以致天下佛经大行其道,民间佛经比儒家六经多了许多倍(见《隋书。典籍记载》)。可以说,隋文帝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仅在皇帝在位的十年间,就建立了3792座寺院(《论说》卷三)。在当时,僧侣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职业。
杨光时期,维护佛寺的支出接近洛阳工程+运河工程。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隋朝的古代土地承载力是有极限的,可以看一组发人深省的数据:
文景之治(人口654.38+04万)、光绪中兴(265.438+0万)、太康(654.38+06万)、贞观(654.38+03万)、秦末之乱(4000万)、青林之乱(6亿)
以隋朝为例,人口决定了大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大运河和对高句丽的三次征用只是加速了它的灭亡。如果我们没有犯这些错误,也许在人口4600万的时候,人民还能养活我们,大隋还能撑几十年,直到人口增长到5600万。王莽时代的大暴动被史书解读为王莽暴政,却没有人提到汉末百姓人均耕地不到汉初的五分之一,王莽时代没有人能比王莽做得更好。光武帝上台时,王莽无法超越的人口高峰早已在漫长的战争中消失。光武帝统一全国的时候,人口背景回到了文景统治之前的水平,所以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在兴国上有所建树。
贞观之治也是如此。唐朝只有不到300万的户口,总人口还不到杨迪统治时期的四分之一。因为人均土地的增加,失去土地的人民重新获得了生活必需的生产资料,人均耕地大幅上升,产生了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而且新朝刚建立的时候,前朝的土地兼并一扫而空,资源相对平均分配,也是人均土地增长的重要原因。然后和平结束了,人口急剧上升。事实上,到李渊统治末期,社会已经稳定。贞观八年,所谓繁荣无非是人口增长,大部分人都能吃饱。
综上所述,波澜壮阔的隋朝,在鼎盛时期突然崩溃,两代人都灭亡了。在崩溃的过程中,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人口损失超过1000万。这个悲剧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时隋朝建立才几十年。在此之前经历了南北朝多年战乱,各民族杂居。此外,许多领土都是在镇压陈楠和北齐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节并不强烈。此外,隋文帝篡位,他和杨光实行的一些政策触及到大贵族的诸多利益,使得诸多势力有不同的意图,只是隐忍着不去大做文章。后来,宇文化及密谋反对弑君,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看似强大的隋朝,其实私底下暗流涌动,根基并不十分牢固。隋文帝在杨光手里,这是一个隐患帝国。
但在隋文帝和杨光执政初期的良好治理下,隋朝初期是一片繁荣景象,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的凝聚力和人民的认同感大大增强。但建国之初,快速发展很快到了瓶颈期,前进速度开始放缓。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人均耕地的短缺,门阀大户日益兼并土地,使许多人完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有权有势的人逐渐失去了建国时的淳朴和自律,开始为了私利而组党,控制政令,通过捐税剥削人民,导致人民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进一步加剧了底层人民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