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读中国近代史?

1.现代中国留给我们的只有屈辱吗?

我相信很多人对历史的反感,都是从中学时被历史老师强迫记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历中种下的。当然,所有的话题最终都归结为所谓的进步哲学。这两只手打破了很多人对历史的好奇心。

但事实上,阅读历史最大的乐趣,甚至它的作用,并不是那些岁月、日子、名字、谥号头衔、五个W、一个H的背诵,而是人、事、势的纠结,暗流涌动的最初和最终,看似荒诞的蝴蝶效应,以及盛极而衰之初的生育机器的发展。历史留下了史实,也给我们提供了各种视角,引发了我们的辨析和思考。因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也都在此时存在于我们身边。

汉唐之气象,宋元之风,国家之富强,还是能因为文化的繁荣或者国力的强盛而得到人们的关注。说到近代史,“闭关锁国”、“被动挨打”、“丧权辱国”等字眼牢牢钉在上面。似乎我们习惯了绕路,忽略了它。偶尔也是列强的错,清政府的错,他们的霸道无能造就了我们屈辱的近代史。

但是,真的吗?那段历史真的是这样的。除了羞辱和仇恨就没有别的价值了吗?真的可以简单的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到别人身上吗?改革派、顽固派、世界第一人、保皇派、大军阀、汉奸...各种帽子真的能概括一个人或者一个派系,让他们每年在小说电视里扮演忠臣汉奸,善恶,好人坏人的角色?

2.“三千年不遇的巨变”

中国的近代史真的很值得回顾和了解,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正在“经历三千年不遇的巨变”。

中国与西方,清廷与民众,满汉士人,外来宗教与本土信仰,枪与笔,叛乱与改革,科举与革命...亮点和遗憾让人唏嘘、感叹、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近代中国在挨打和阵痛中逐渐开始融入世界发展体系。

起初,外国人是带着贸易的意愿来的,但他们意外地发现,中国是孤立落后的,甚至逐渐对从战争中获利产生了兴趣。同时,众多传教士涌入国内,不仅带来了天主教或新教的传播,也影响了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乃至清廷对新政改革的态度。一些学者逐渐将目光投向西方和未来,希望创新甚至革命;一些学者开始把乱世作为政治和名利的投机和投资,鼓吹激进主义。一些满清官员试图吸引有志汉人,改革发展,一些满清官员收紧权力,加剧了清廷与汉人士人的矛盾。一些普通人对来自西方的各种新玩意、新信息充满好奇,被冠以“文明”的称号;一些普通民众出于自身原因揭竿而起,或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或完全排斥外来文化,影响了民众、文人和清廷的决策。有些人开始向外国人学习来强化自己,训练和学习知识,有些人自立门户,自我分离...

是的,正是从近代以来的痛苦和全面危机中,中国社会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与此同时,这段历史充满了矛盾和悖论。比如,失败导致的危机越深,随之而来的变革就越激进,而过于激进的变革则可能打乱可能成功的渐进式改革,从而导致保守势力的收紧。显然,在这里,用简单的结论性分析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只有还原历史转折点的细节,才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触摸到那个充满变化的复杂时代。在世界的动荡和各种文化的冲击中,各种人性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只有了解了这段历史的曲折,才能对自己的国民性和现状的来龙去脉有更清晰的认识。

3.不再感动和推卸自己的历史。

一段复杂的、精彩的、数不胜数的历史,但作者在书中的笔触却简单明了,易于呈现。文章背后隐藏的是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却不是板着脸的教训分析。读起来很美,很轻松,很清晰,自然明白当时当地各种人、事、情的盘根错节和跌宕起伏。他把历史写得像小说一样美好,让人从阅读中获得快感,同时把握近百年历史的脉络、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和对历史问题的阐释。

更有趣的是,这本书除了知识、视角和很多细节之外,还像一个莽汉一样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他用没有捏造的史料,把过去被神化的人从悲壮的桌子上拉下来,也给了其他被唾弃的人应有的功绩。也许只有看到历史的这一面,才能对现代历史人物有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盲目的按照别人的定义,简单的把历史人物归为进步或者落后,才不会在升职之后不自觉的把某个人弄得悲剧,然后感动自己。

阅读历史,了解那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读历史也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闭眼,也可以选择睁眼;可以选择看15度的角度,也可以选择看75度的角度;你可以选择做一个骂的人,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建设者。读历史是一种兴趣,但如果一定要谈意义,这可能就是重读中国近代史能给我们的重要意义。

或者,我们也可以扪心自问,既然近代乃至当代的很多变革,在清末就已经开始了,那么100多年前的问题,今天解决了吗?100多年前的梦想今天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