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判断。马克思反对对人性的抽象理解,主张从现实的具体个人出发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性、认识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无缥缈的孤立固定状态的人,而是处于现实中的人,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这样,人不仅被看作自然存在物,而且被看作社会人。“人创造了宗教,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把人性变成幻想的现实,因为人性没有真正的现实。人不是抽象地生活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是人韵的世界,也就是国家和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452页)最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得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东西。在其现实中,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这一经典表述,既是对人性的科学判断,也是考察人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段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人性是现实的、具体的。

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人性论和人性论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就是脱离人所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来谈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对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历史性的抹杀,并基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个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东西”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性,而是反对把这种共性抽象出来,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批判这种现实的本质,所以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假定存在着一个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理解为‘类’,作为一种内在的、沉默的普遍性,自然地连接着许多个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

2.人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首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并不是相互分离、相互孤立的,而是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了人性。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照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分为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两大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社会关系一般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以物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和宗教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都集中在阶级关系中,所以在阶级社会中,人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都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无论个人主观上多么超脱于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12页)。每个人都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才是真正的人。否则,一旦脱离了社会关系,失去了社会属性,他就和人形态的狼孩一样,无论大脑和健全的身体多么发达,都不可能拥有人的本质。

3.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些社会关系的重复。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系统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没有

它是由个体组成的,而不是这些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220页)

第二层含义是指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对人性也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4.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

人的本质不仅是抽象的,而且是永恒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赖以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生产的社会关系,随着物质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一种所谓的社会关系,一个所谓的社会,一个具有独特特征的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第487页)因此,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是历史的、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在每个时代都是历史性变化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人的性质。

5.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否定人性中所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与兽性、神性的根本区别,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结构、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的本质主要体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人。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此外,虽然人的社会属性是建立在自然属性基础上的,但历史和现实中人的自然属性都受到其社会属性的洗礼,包含着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繁衍的生物本能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比如人类不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的性欲也和两性之间的感情有关,这就导致了家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属性中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那就是把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混为一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