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历史评价?

历史评估:

胡适:“王莽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他赞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大政策。“王莽被冤枉了1900年,至今没有一个公正的判决。

他的名门望族王安石被人唾骂了一阵子,但已经有人替他报仇了。然而,王莽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的勇气和技巧远远超过王安石...可怜这样一个勤快的人,天性就是‘不能无所作为’,又想‘平衡群众,压制结合’,最后死在了砧板上,...但是没有人为他说句公道话。"

翦伯赞:“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最勇敢、最聪明的政治家。”王莽改制“应该改善当时充满矛盾的社会经济体制”。(《中国历史大纲》)

葛:“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是“当时统治集团中一个独特的人物”。“我们拿西汉末年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说。衡量王莽的改革措施,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是进步的,是开门见山的。”(《王莽的悲剧》,西北大学学报,第65438期+0981)

韩愈德:“王莽是一位读古经,坚持以经治国的大学者、政治家”。(王莽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第1983期,第1期)

何子全:“王莽是改革派。在政策上,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照顾老百姓的利益。比起当时黑暗的统治者,王莽当然更进步。”(王芒,光明日报1951 3月10)

扩展数据:

王莽死时被杀。

王莽推行新政时,发生了旱灾、蝗灾、瘟疫、黄河改道等多种灾害。因为王莽的制度改革不仅没有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引起天下大乱,国库枯竭,无法拨款救灾,人民生存无以为继。于是,天丰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英雄两大军事力量。

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礼。

帝皇四年(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英雄)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毅的押解下逃往台湾,大夫、太监、随从共千余人。守城的王毅日夜奋战,部下稍有死伤,也退守台湾。这时,他的儿子,仆人王牧,正试图脱下官服逃命。王毅拦住了他,父子二人把王莽关在一起。

最终跟随王莽的千余人全部被杀或被杀。王莽被叛军(商县人杜武)杀死。一个校尉的客人问杜武王莽的尸体在哪里,杜武告诉他在“东西南北间的房间”。客斩王莽,挂于宛城。几十个士兵冲上去杀了王莽,把他的尸体劈开。百姓听说王莽首级在宛城,便‘联袂攻之,或割其舌’。

新朝灭亡后,王莽的人头被后世皇室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在位,洛阳军械库被火烧。

百度百科-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