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风筝的历史起源于哪个朝代?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跨越障碍等军事需求。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由纸糊而成,很快流传到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玩具。
宋代的风筝在民间广为流行。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的风筝遍布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后又漂洋过海,传到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另一条线沿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路线进入阿拉伯和西欧。元朝17年在中国为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国后也把风筝介绍给了西方。
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明代民间出现了会系风筝的艺人。到了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放风筝艺术达到了顶峰。道光年间,郭《清明》竹枝词描述:“寒食一百零四日,白浪行,鹞子荡,比初来更乱。”在有一句诗:“纸花漫天飞似雪,娇媚少女荡来荡去,彩罗裙随风荡,蝴蝶争春。”
《魏县志》也记:“清明,小孩子做纸勺,秋千做法不同。除了鹤、燕子、蝴蝶、蝉之外,还做出各种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匠心独运。清末,潍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来潍坊购买风筝,并一度翻新设计吸引顾客,蝴蝶和风筝都做成了一排。涌现出一大批技艺高超的风筝艺术家。
潍坊风筝有三种基本造型:绳形、硬翅形和简形,其中蜈蚣形最为突出。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现在已经发展到很多品种,从可以放在手掌里的小的到几百米长的大的,形状颜色各异,从简单的白纸糊和红纸糊的蜈蚣风筝,到五彩金银的九头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两条玩珠龙,到三条龙在空中的“Y”字形、之字形飞行,真的是千变万化,“充满匠心”。
潍坊的长绳风筝除了蜈蚣,还有不同的题材。比如《梁山100单八将》,就是把梁山的108个好汉,看起来各不相同,栩栩如生,放在天上组成一个队伍,各持一件兵器,迎风飘扬。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隐约感觉到有一个鼓点在冲阵,好像他们就要出发去打大宋的基础了...
1984年4月,一只巨大的龙首蜈蚣被放置在潍坊北海海滩上。它的头高4米,长4米,腰的直径是1.2米。这只风筝长320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风筝。现在潍坊已经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