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项训练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项训练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分封制)
司马燕认为曹魏失势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宗室来保卫中央皇族。鉴于氏族无力勤王的历史事实,在国家统一之前,列王分封,以郡县封27位同姓国王立国。
西周、东周、汉朝都有分封王,分封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国王、保护君主和朝贡的义务。但由于诸侯在封地中的绝对主权,成为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的势力逐渐壮大,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君主的安全,导致君王们争权夺利,争斗不断。君主权力下降,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混战,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分封制也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摘自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史》,教师用七年级书。
(1)资料中“列王分封”的系统名称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从分封王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知识进行讨论。
参考答案:(1)分封制。
(2)观点: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讨论:周初周王为了稳定政局,巩固地盘,根据血缘关系和贡献大小,将族人和豪杰分封到各地,保证了周朝对当地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观点: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讨论:西周诸侯国的分封,导致周天子日后无依无靠,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了他所封诸王的权力,导致他被孤立而死,于是大丰与诸王同姓。后来到了晋惠帝,八个全副武装的封建国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互相争斗,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严重削弱了西晋中央政府的权力,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第二(商鞅变法)
夫、商、君为孝称、量、调重,断楼教民耕、斗。就是因为兵动地广,兵歇国富,所以秦天下无敌。——秦策《战国策》
观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
讨论: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进行政治改革。通过奖励军工生产,承认私有土地,统一计量,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吞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说明变法是富强的途径。
三世(秦始皇)
到汉武帝时,秦朝开创的华夏民族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种伟大而有凝聚力的民族同构,承载了中华文明千古不绝的生命。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被战争分割,但无论危机有多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种民族同构的问题,都是可以重新统一的。
——摘自《中华文明评论》
(1)秦朝是谁建立的?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材料和知识进行讨论。(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秦始皇。
(2)观点1:由秦汉帝国创立的中华民族能够重新走上统一稳定的道路,重新焕发生机。
讨论: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各民族大团结。汉武帝在位时,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此后,中国历史虽然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割据时期,但终将重新走上统一安定之路,重现生机。比如隋朝统一了南北,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割据局面,开创了隋唐三百多年的大一统局面;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的割据局面,开创了元明清6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民国时期,中国虽然经历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但最终还是实现了国家统一。
观点二:秦始皇的统治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基础。
讨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神医,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还统一了全国度量衡、铁路轨道、货币和文字,修建了贯穿全国的赤道,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基础。
第四(汉武帝)
汉武帝在位54年,是古代长期统治中国的皇帝。汉武帝时代,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展现了他辉煌的政治思想和实践,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位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中华文化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张岂之主编。
观点:汉武帝是一个很有才华、思想很开阔的君主。
讨论:汉武帝继位后颁布“恩宠令”,实行监察制度,北击匈奴,沟通西域,统一思想,实现了西汉的大一统,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不仅成为西汉的正统思想,而且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主流形态。
结语:英明的汉武帝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五(丝绸之路)
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古罗马执政官朱利叶斯·凯撒穿着一件朝霞灿烂的丝绸长袍走进剧场,在场的数百名官员和贵妇们纷纷惊叹,认为朱利叶斯·凯撒简直帅呆了。后来才知道凯撒的天衣是用中国丝绸缝制的,所以穿中国织锦刺绣的衣服成了当时男女贵族的时尚。
观点: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和西方的桥梁。
讨论: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产品陆续传到西方,皮毛、血马、石榴、葡萄等西方水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也相继传到东方。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连接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成为东西方文明融合交流之路。
结语: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架起了沟通中西的桥梁。
观点: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融合。
讨论: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加强了汉族与沿途回、维吾尔、藏、土族、满族等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六(玄奘西行和鉴真杜东)
材料:玄奘(602-664),求准佛经,西行求法。历经十余年,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回国后翻译佛经1300余卷,精炼准确。
精通佛教的鉴真(688-763)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应日本的邀请去日本许愿。他克服了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过六次努力,他终于到达了日本。鉴真的东方之旅对日本的佛教、建筑、雕塑、医学、艺术甚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袁兴培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1)玄奘口述的,记录他个人经历的书叫什么名字?
(2)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中其他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参考答案:(1)大唐西域。
(2)观点1: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基础。
讨论:材料中的玄奘和鉴真都有毅力,这是他们成功到达目的地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西汉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然而,他也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所以,十年之后,他终于不负使命,到达西域,终于回到长安。由此,打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观点二:唐代的对外交流是活跃的,双向的。
讨论:唐代的对外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唐朝与亚非国家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各国的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唐朝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唐朝更加强大。
七(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和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最初的目的是从民间为政府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现象,整顿官制。相对于世袭、推荐等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方法,完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的不良影响主要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从明朝开始,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得僵化,变成了只要要求考生拿出正式的文章,不强调考生的实际知识。大多数读书人为了应试,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和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视野、创造力还是独立思考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要能“登上龙门”,自然“身价十倍”。这些年来,很多同学都低着头,甘当甘牛,希望一举成名,祭祖。可以说,科举考试是拉拢和控制士人以巩固统治的有效手段。清朝的科举制度终于消亡了。
由此可见,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个系统都必须针对现实,并始终争取其适应性。系统必须继续成长,而且必须在现实的环境和要求下成长。——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中国科举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只说一个方面)
参考答案:(1)605年,杨迪设立进士科。
(2)观点1: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制度。
讨论:隋唐科举制度不在乎门第。出身卑微的读书人,可以凭才能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考试才能做官。因此,唐朝初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举官员,如方和孔。因此,相对于世袭制和推荐制,科举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方法,完善了用人制度。
观点二: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拉拢和控制士人的方法。
隋唐统治者建立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招募更多的有才能的学者为中央所用,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从而吸引了许多有才能的学者。明清科举采用八股文选士,考试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规定考生只能按照指定的观点作答,文体分为八部分,不能有自己的观点,造成了读书人整天研究四书五经,研究八股,不注重实用知识。科举入仕后,他们只能成为皇帝的忠臣。因此,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拉拢和控制士人的一种方法。
观点三:明清科举制度僵化。
讨论:明代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已经僵化。只要要求考生拿出正式的文章,并不注重考生的实际知识,即考生必须按照规定的观点回答,文体分为八部分,不能有自己的观点。大多数读书人为了应试,整天研究四书五经,研究八股,不注重实用知识。考上官后,只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思想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和迂腐的八股束缚。无论是视野、创造力还是独立思考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观点四:机构必须与时俱进。
讨论:科举制度之初,考试内容多,形式多样,考生可以各抒己见,确实让中央拉拢了不少人才,从科举中造就了不少先贤。但明清时期采用八股选士,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观点由朝廷指定,体例统一,考生不能自由作答,导致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到了清末,科举制度因为不能满足现代人才的需求而被废除。因此,制度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充满活力,不断完善和发展。
八(古建筑与传统文化)
①隋大运河,赵州桥。
雄伟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卓君(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贯穿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运河,也成为连接亚洲内陆和海上的“丝绸之路”。2065438+2004年6月,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百尺高虹过水,一弯新月出云”;桥两边的栏杆和栏杆上还雕刻着石狮、龙等图案,十分生动精美——“石狮无言观天下,游龙游水”。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开创了世界上平拱桥建设的先河,将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观点:大运河赵州桥站是一个杰作。
讨论:隋代大运河,在现有自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贯穿五大水系,跨度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桥。它在世界上开创了建造平拱桥的先河,将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是“世界造桥史上的奇迹”。
总结:大运河和赵州桥是古代文化成就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
②(长城和故宫)
中国的建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以长城和故宫为例...明代长城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圬工砌体多用于重点设防区域,填以土和石块,使工程稳固,形状和结构更合理。不仅双城甚至许多城墙都略加修建,而且在长城危险的地方还修建了空心敌台,既能“内卫作战”,又能射箭,大大提高了长城体系的整体防御功能...故宫是“地球表面人类最伟大的个体作品”,建筑形式雄伟、庄严、严谨、和谐。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层建筑群,它是东方。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观点:北京的明长城和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讨论:明代长城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形制和结构上更加坚固合理,整体防御功能有了很大提高;故宫宏伟、庄严、严谨、和谐。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结论: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的优秀建筑,是中国人智慧和创新能力的象征。
③(文学、思想、中医、科技)
观点:丰富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受到后人的青睐。
讨论: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本,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造福于民,东汉编撰的《伤寒论》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此外,还有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可见,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优秀文化,流传至今,造福子孙后代。
历史论述题答题技巧专项训练相关文章;
★史料题答题技巧
★回答历史主观题的思考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思路(评价类)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文科历史答题技巧主观题
★高中历史考试主观解题技巧总结
★高考历史备考建议及答题技巧
★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