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试从地形、气候、土壤、农耕历史等角度分析)
之所以称之为“天府之国”,是因为天府原是官职,主要掌管人间财宝。后来秦代蜀郡“总督”李冰、子二郎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成都平原富庶起来,“水旱依人,饥不知”,成为中央王朝主要的粮食供应基地和税收的主要来源。此外,盆地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从而避免了历史上多次战争的破坏,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历史上许多有远见的战略家,如张亮和诸葛亮,都把四川作为他们国家的基础。唐朝中后期,关中发生战争,玄宗和唐僖宗都选择了四川成都以避乱。60多年前,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甚至预言:“胜利不出川,失败不出湾”。虽然与国民党合作的武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但胜利的国民党政府最终还是被打败,逃到了台湾省。
“益州危矣,良田千里,土地富庶,皇帝能因之而为帝。”这是历史上名著《隆中对》中的名句。作者诸葛亮之所以帮助河北人刘备当上皇帝,很可能与“胜而不出川”这句预言有关。三国时期,刘备率领乌合之众,打了就逃,但他能保存实力,与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再说这二十年发生的事情,四川有句话叫“吃粮要找资阳”,可见四川的快速发展是有历史渊源的。今天,只要四川的领导人和四川的人民能够符合这一渊源,天府之国将永远是一片古往今来的财富之地。
1.2美丽四川
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既有秀美的山川自然风貌:地形多样,峰峦叠翠,河流秀丽;还有炫耀中国之冠的历史人文: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名人作家辈出。在这里,自然、人文、社会习俗相互依存、相互交融,造就了一片得天独厚、品位极高的天府之国。
天府原本是一个官职的名称。他是为“天子”掌管“国库”的官员。这个官方职位是周日设立的。当时生产力落后,天府掌管的东西都是稀有珍贵的,比如钱、米、金银首饰、书、书等等。他管理着一个国家所有的石油和水资源。
但“天府”首先指的不是四川,而是秦川腹地的秦国。发明者是著名军事家苏秦;这个靠“挂头刺股”“学官”的人物,去秦国讨好秦王,说秦国强: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毫无疑问,它应该像什么东西...他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就找了“天府”二字。都说秦国真是“天府之国”。
1.3天府之国为什么在成都?
为什么天府之国在2000多年后从北向南迁移到成都?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中国古代皇帝在北方犯了两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之后,秦国统一了六国。当时人口大概一亿,女性比男性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并没有实行休养生息,而是派他的长子傅肃和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镇守北方边境。与此同时,招募了30万民夫修建长城,招募了50万民夫修建阿房宫,招募了70万民夫修建秦丽陵。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人口中男性短缺(计划生育提前了2000多年),生育跟不上;二是大规模建设造成北方水土流失。比如阿房宫烧了三个月。想起1989大兴安岭的一场大火,短短27天就烧毁了56万公顷的森林面积。水土流失必然导致土地贫瘠。现在只看黄土高坡。
另一方面,在成都,蜀郡第二任巡抚李冰(第一任是左顾右盼,只会打仗)修建都江堰,为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三国时期,孔明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这是对成都平原农业的一个重大推动。境内实现了“不拾遗,夜不关门”的生活现象,传播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唐代成都全盛时期,李白的一首诗说:“九日开万成都,万户入画。一草一木,美如云,秦时这里什么都没有。”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到巩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相提并论,确立了蜀的地位,于是成都取代了秦国“天府之国”的桂冠,获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1.4自然资源
这里的地形很舒适。她拥有西部最富饶的辽阔平原,位于龙泉山、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它北起江油,南至乐山吴彤大桥。行政上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98.6万人(2004年),占四川省人口的36%。核心区域已经到了。秦朝修建的杜江古堰像一只巨手呵护着她,四姑娘山是她坚强的脊梁。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赋予她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000 mm以上,她拥有肥沃平坦的绿色平原,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运河河流和数千年的时空传承。
1.5宜人的风景
这里的风景如画。美丽的龙泉山像一条东方的蛇,安静干净的武侯祠充满了思念,烟雾缭绕的青羊宫充满了虔诚,美丽的青城山依然充满了童话,美丽的峨眉山前依然少有梵音。这里的山川,既有江南的韵味,又有西部的豪情。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像巨人一样守护着她,长江和嘉陵江失去了生命。“九天内开10%,千家万户画图。”诗人李白游遍中国,对他的敬仰为天府之国的山巅平添了几分书卷气。